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7部分

只要記下來之後,以後他們就也可以比葫蘆畫瓢,學著造了,以前他們缺乏創新意識,抱殘守缺,只會造那些老舊的船型,這也不能怪他們不想琢磨造更好的船。

而是環境決定了他們不能隨隨便便的改動船型,因為他們是船匠,必須要按照客戶訂造的船型,來造船,人家說要什麼樣的,要多大的,他們就得按照規矩造,要是隨便修改的話,人家到接船的時候,看不是他們要的那樣,不要了還索賠,他們這些船匠難道把銀子賠給人家不成?

所以沒有需求,就沒有創造的動力,船寮的掌櫃的沒事不會拿出銀子,折騰新的船型,工匠們自然而然也就不敢亂來,而且中國的海貿,一直以來都習慣於僅僅跑南洋,就可以了,走的航線也多是臨近岸邊的航線,起碼航道上要有一些島嶼作為標誌物才行。

基本上沒有人駕船遠渡重洋,跑到幾千上萬裡的遼闊海面上,去開拓去尋找發現新的機會,所以中式船隻在明中期鄭和下西洋之後,技術進步就停滯了下來,失去了繼續發展的動力,加之大明封海的政策推行,造船技術徹底停滯不說,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倒退。

最起碼現在怎麼造幾千料的大寶船的手藝,已經徹底失傳了,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這麼長的龍骨,怎麼拼接起來,還要保證結構強度,使得大海船可以在狂風巨浪之中,保持結構堅固,而不會發生折斷和解體,這一點已經沒有人知道了。

而中國的造船工匠們,多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學藝靠的是口口相傳,手把手的教和學,大部分人目不識丁,自然也就不會留下什麼技術資料,或者文獻之類的東西,有限的一些文字性的東西,也是一些看似內行的讀書人留下的。

而這些讀書人是不齒於和這些船匠們為伍,泡在船寮之中真正的學習造船技術,所以他們留下的文字資料,多是一些所道聽途說一鱗半爪的東西,許多東西根本就是想當然或者是皮毛,甚至於乾脆就是似是而非的東西,後人根本無法從中借鑑什麼有用的東西。

另外中國人也沒有發展出系統的製圖手法,根本不知道比例圖紙是什麼,有些讀書人繪製一些船圖,但是比例失調,也沒有結構圖,根本無法承載更多的資訊,以至於後世之人,想要根據一些文獻資料或者圖紙複製一些古船,也沒有可靠的資料。

這也是後世船模之中,大部分都是西式船隻,中式船隻卻極少,或者乾脆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

中國的船匠們,全憑著祖上留下的手藝,在一步步的吃老本,相互之間又敝帚自珍,生怕自己的手藝被人學去了之後,砸了自己的飯碗,更使得很多很不錯的技術,漸漸的泯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而西方的造船師,卻是有相當社會地位的,他們在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後,因為有需求,所以更樂意創新,不斷的修正以前船隻存在的問題,不斷的創新一些新的船型,摸索建造更適合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型。

另外目前他們已經發展出了相對較為完善的製圖學,造船師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親自去造船了,而是逐步的成為了造船的設計師,他們繪製出圖紙,製作出模型,經過試驗之後,交給船廠的工人按照圖紙進行建造。

這些都大大的推進了西方造船的發展,更加上歐洲諸國,都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大海,想要從這之中分得一塊巨大的蛋糕,所以相互之間又有競爭,少不了在海上大打出手。

第一百三十五章 善後

現在西班牙人就已經被英國人挑落馬下,而還有荷蘭人以及葡萄牙人也是海洋的強有力爭奪者,他們都試圖搶奪更多的資源和佔領更多的殖民地,獲取更大的利益,之間少不了要打海戰。

這也更促進了他們的造船師,要創造出更好、更大、更結實、武力更強、更靈活的戰船,來為他們的國家服務,讓海軍為他們的國家爭取更多的利益,包括商人們,也紛紛投資購買新船,跑到遙遠的大海上,去探索發現新的大陸,佔領新的殖民地,搶劫人口,販運奴隸和商品,獲取巨大的利益。

甚至有些人渣,乾脆就購買船隻,在海上幹起了海盜的買賣,搶劫敵方的商船,乾沒本的買賣,這些都大大促進了他們的造船業和軍工產業的發展。

但是這樣的環境,在中國卻嚴重缺乏,大明朝廷官府都不重視海上貿易,更沒有開疆拓土的想法,只想著守住老祖宗留給他們的這點祖業,就算是非常滿足了,所以導致中國造船業的技術發展徹底停滯了下來,海貿只限於海商的個人行為,想要推動造船業的發展,根本就沒有這種環境和需求,自然而然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