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逼著皇帝招安他們。
但是他們想要儘快擴大地盤和實力的話,萊州城就是搬不開的一塊攔路石,只要萊州不拿下來,他們就沒法繼續朝山東腹地擴張,這裡如同一個釘子一般的,釘在他們的咽喉上,讓他們寢食難安。
這些天,李九成不斷派人過來催促他,儘快攻克萊州城,但是眼下城中的朱萬年、謝漣、楊御蕃等人,籠城死戰,守禦嚴密,令他屢攻不克,眼下雖然他已經調來了十餘門紅夷大炮,還有各種火炮數十門之多,連番猛轟萊州城,可是依舊無法攻下萊州城。
所以孔有德望著萊州城的城牆,頗有一種無力的感覺,最終思量再三,還是想出了一個計劃,那就是詐降。
想到這一點之後,孔有德於是便聲情並茂的讓手下一個書辦,以他的口吻,給城中的謝漣寫了一封信,信中訴說他的所謂的各種苦衷,以及他的各種無奈,還有他對大明的忠心,以及他眼下已經知錯,表示願意放下屠刀,投降朝廷,希望謝漣和朱萬年他們,能接受他的投降。
這封信很快便被送入到了萊州城中,呈到了謝漣和朱萬年等人的面前,這些人看到孔有德的這封信之後,頓時一片譁然,其中大部分人都認為,孔有德不可信,此人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不值得信任,這次他表態要投降,十有**可能是詐降。
而且總兵楊御蕃,更是態度堅決的認為,孔有德這廝絕對沒安好心,說什麼都不能相信這廝的話,弄不好這次他詐降,正是想要騙開萊州城的城門,攻下萊州城。
現如今因為叛軍的包圍,萊州城對外的聯絡已經全部中斷,他們對於朝廷的情況並不清楚,更不瞭解現在朝廷對待叛軍是什麼態度,總之前段時間朝廷似乎態度很曖昧,始終不肯派來援兵,似乎主撫的意見佔據著上風。
如果朝廷眼下還是主撫的意見佔上風的話,那麼這援軍的來期就遙遙無期,所以他們現在根本無法把握,孔有德為何會在這個時候,忽然間提出願意投降,接受招撫的想法。
這也就造成了謝漣和朱萬年等人,無法有效的判斷出,孔有德的最終目的,對於到底該不該接受孔有德的獻降這件事,他們之中產生了分歧。
雖然楊御蕃等人,堅持認為孔有德絕不可信,不能上了他的當,決不能出城接受他的所謂的獻降。
可是謝漣和朱萬年卻認為,這麼做恐怕不妥,因為萬一要是孔有德這次是確確實實想要投誠的話,那麼他們不出去受降,那麼豈不等於斷送了一個天賜良機,逼迫孔有德繼續作亂下去嗎?
另外謝漣也認為,孔有德這個時候會突然提出投降,弄不好就是因為對萊州城久攻不下,萌生了退意,心知繼續打下去,也攻不下萊州城,攻不下萊州城的話,那麼他們就沒有出路,所以才可能會心生懼意,想要懸崖勒馬,選擇投降以減輕他們作亂的罪責。
所以謝漣和朱萬年都認為,不能坐視這次孔有德想要投降,卻置之不顧,只要有一點機會,就必須要試試,萬一這次他們不敢出去受降的話,孔有德恐怕會藉此機會,大肆宣揚,他有心投降,但是他們這些當官的卻不敢受降,他繼續叛亂下去,是被他們逼得。
到時候恐怕這一條就夠他們受的,所以不管怎麼樣,都必須要試試,看看這次孔有德到底是不是真心想要投降。
這種事作為總兵官的楊御蕃是做不了主的,另外楊御蕃年紀也比較輕,雖然領兵作戰能力不弱,可是在很多事情上,他並不能左右謝漣和朱萬年的想法。
而且謝漣和朱萬年在這件事上也確實有他們為難之處,就算是他們明知道孔有德有詐,也不能不去受降,因為他們不去的話,便會授人口實,故此他們商議決定,謝漣留在城中坐鎮,朱萬年出城,到城外受降。
按照約定的日子,七夕節當日上午巳時三刻,孔有德率領大批叛軍,在城南門外開始集結,叛軍這一次似乎並沒有做出要攻城的樣子,騎兵全部都步行,沒有騎馬,刀劍也沒有出鞘,旗幡也都捲了起來,包括軍中諸將,也都聚集在陣前,徒步來到城南門之外開始匯聚,孔有德更是背後身負一捆荊條,赤著上身,做出一副負荊請罪的樣子,帶著眾叛軍列隊於城南門之外,靜候城中謝漣和朱萬年出城受降。
城頭上謝漣和朱萬年早已率兵在城南門的門樓上觀察叛軍的舉動,當看到叛軍開始彙集,並且有異於往日攻城的架勢,露出一副恭順和垂頭喪氣的樣子,確實有點像是要投降。
但是楊御蕃卻還是堅持他的意見,叛軍此舉有詐,純屬詐降,想要在謝漣和朱萬年等人出城受降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