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滾帶爬的從城內的馬道滾下了城牆。
再看他們一個個的臉要麼被燻得漆黑,要麼是滿臉的塵土,總之一個個都是面無人色,下了城牆之後,一個個都是兩股戰戰,有些人乾脆褲襠裡面都溼漉漉的,被嚇得尿了一褲子。
他們那兒見識過這樣的火力呀!那些滾燙的炮彈,像是下冰雹一般的朝著城牆上砸落下來,眼睜睜看著不少同僚,就這麼一眨眼的工夫,就連同身前的木女牆,一起被轟成了渣子,那種人體在眼前突然間爆裂被撕碎,血肉橫飛的場景,這輩子都恐怕會成為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所以別看他們拿了幾兩銀子,可是這會兒一個個都為剛才的衝動感到後怕不已。
高起潛心知不妙,趕緊瘋了一般的繼續督促官兵上城御守,可是這會兒官兵們一個個都嚇得面無人色,老半天都沒人應聲。
於是高起潛直接把守將給招來,痛斥了一番守將,並且請出了尚方寶劍,聲稱再不登城御守,就要當場將他們處斬。
在高起潛死命的彈壓之下,官軍這才再一次不情不願的爬上了城牆,抄起了滾木礌石,開始朝著城下丟去,阻止於家軍攻上城牆。
接下來在天黑之前,於家軍發動了一次猛烈的攻勢,險一險就攻上了城牆,但是在天黑之前,官軍弄上城牆了十幾個萬人敵,點燃丟下了城牆,摧毀了幾架於家軍的雲梯,燒死燒傷了幾十個於家軍兵將,這才堪堪阻止了於家軍的攻勢。
於孝天眼看著天色已晚,繼續攻城對敵有利,對己不利,這樣做可能傷亡更大,這才下令鳴金收兵,結束了第二天的總攻。
於家軍連續兩天的對朝陽門的猛攻,除了給朝陽門守軍造成很大的傷亡和壓力之外,也同樣給京師內的所有人造成了非常大的震動。
崇禎每時每刻都在傾聽著朝陽門和東直門一帶傳入宮中的隆隆炮聲以及密如爆豆一般的火槍聲,還有那時刻不斷的喊殺聲,可以說是如坐針氈一般的難受,現在去了一個建奴大軍,卻招來了一個比建奴更狠的傢伙,這京師在風雨中搖曳,似乎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直至這個時候,崇禎才真正的開始感到了後悔,後悔當時沒聽一些大臣的勸告,不要視於孝天為寇仇,勸他儘可能的安撫於孝天,莫要在這個時候開罪於他,可是他當時沒聽,一直都想著要把於孝天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掉,還大明天下一個太平,成就他一箇中興之帝的豐功偉業。
可是現在看來,他把事情想得太過樂觀了,當於孝天來到天津衛的時候,他還有機會安撫住他,當時只要他動動嘴,多多少少的給於家軍撥發一些糧餉,然後派官軍策應於孝天所部,將建奴擊敗,那麼於孝天便沒有任何藉口,來興師作亂。
就算是當時他沒有這麼做,在於孝天引兵於建奴在天津衛決戰獲勝之際,他只需要第一時間重賞於孝天以及其麾下將士,而不是派出大軍,趁著於家軍大戰剛剛結束之際,去偷襲於家軍,那麼這事兒還有挽回的餘地。
於孝天不是要名嗎?只要他當時這麼做,那麼於孝天要是還如此興兵作亂,那就是大逆不道,不得人心。
大明曆經這麼多年的禍亂,建奴這次入關又大掠四方長達半年之久,大明京畿周邊百姓,乃至是北直隸山東等地的百姓,早已是人心思安,不想再承受什麼兵禍了,如果他不派兵去先打於家軍,給於孝天提供了一個造反的口實的話,那麼於孝天就不敢擅動。
老百姓也不會為此傾向於他,都會歸心於朝廷,可是他卻還是被豬油矇住了心,偏偏聽信了劉宇亮等人的攛掇,錯誤的估計了於家軍的戰力,萬沒有想到,於家軍在和建奴決死之戰以後,居然還能擁有這麼強的戰力。
以至於他手頭掌握的兩支勁旅,都瞬間傾覆在了於家軍兵鋒之下,導致了京師危矣,也使得於孝天獲得了一個好的不能再好的造反的機會和口實。
(感謝gzg1972朋友的打賞!)
第六十五章 調將
現在朝廷這麼做,早已惹的是天怒人怨,據傳坊間甚至傳出訊息,說很多老百姓都痛罵朝廷,說他是個昏君,說朝廷之中大臣們都是一些奸佞之輩,巴不得於孝天趕緊攻入京師,把這些奸佞之臣全部誅除。
崇禎聞之這個訊息,比什麼都難過,他回想一下自己登基之後,這十多年來的所作所為,總是認為他整日裡勤於朝政,從來沒享受過太多的當皇帝的樂趣,天天早早的起床上早朝,處理政務,可是為何天下的局勢卻還是每況愈下,到處烽煙四起,到處民不聊生?
難道他真的錯了嗎?崇禎想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