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6部分

於孝天這幾天連連上疏,陳明他絕無篡位之心,更沒有弒君的想法,請崇禎放心,先在宮中休養一段時間,好好的休息休息散散心。

這恐怕是崇禎自登基之後,最清閒的一段時間了,他每天看著案頭,再沒有成堆的奏摺可供他批閱,這樣的生活讓他非常不習慣。

而且他依舊十分憤怒,每日少不了大發脾氣,怒罵於孝天一番,宮中那些太監宮女,都小心翼翼的伺候著,生怕一個不慎,惹惱了他,被拖出去打死。

這樣的事情這些天已經發生了好幾起了,有個別太監宮女不長眼色,無意中觸怒了崇禎,結果當場就被崇禎下旨拖出去活活打死,所以剩下的這些太監宮女們,都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了一些,能躲遠一點,就儘量的躲遠一些。

崇禎在經歷最初的幾天惶恐之後,也漸漸的冷靜了下來,重新梳理了一遍這一段時間所經歷的事情,他現在可以確定,於孝天這次北上,是確確實實帶著入京的目的來的。

於孝天從在大沽口登陸開始,便已經動用了輿論的力量,開始發動了輿論攻勢,左右了輿論的方向。

他先是透過盧象升的死,在民間發動了對楊嗣昌等人的聲討,使得楊嗣昌等人變成了過街老鼠,更使得楊嗣昌等人對他產生了深深的忌憚,故此使得楊嗣昌他們開始出昏招,向他進言,要滅殺於孝天絕以後患。

結果這也應該正是於孝天所想要的,他崇禎聽信楊嗣昌等人所言,本身加上他以前就認為,於孝天在福建有自立不臣之心,這次北上肯定是要圖謀不軌,所以便輕易上了於孝天的當,聽從了楊嗣昌等人的提議,不撥一點糧餉給於孝天,並且試圖暗中安排,讓官軍在於孝天和建奴交戰之際,側擊於孝天,將其覆滅。

現在想來,他當時這麼做,實在是一個昏的不能再昏的招,超級大昏招,訊息走露之後,使得天下輿論立即倒向了於孝天那邊,天下人對朝廷的不滿情緒,更是在盧象升死的事情上升級,朝廷完全站在了輿論的對立面上。

這還不算,於孝天很顯然此次北上,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雖然兵力不算太多,但是戰力之強,已經超乎了現在所有人的想象,建奴大軍雖然厲害,但是卻並不是他們的對手,於孝天孤注一擲,和建奴決一死戰,更是將其行為正義化,將其塑造成為了一個民族英雄,而朝廷在建奴入關之後的小半年時間裡,卻基本上無所作為,官軍屢戰屢敗,使得天下人對朝廷很多都徹底失望。

於孝天這個時候將建奴大軍徹底擊垮,正是順應了民心,爭取到了民心的支援,特別是其經過此戰之後,劫獲了數十萬被建奴擄去的民眾,使得他成為了這些民眾心中的英雄,將朝廷置於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地位,讓很多人認為,朝廷並不願意救這些大明子民,徹底將朝廷塑造成了一個羸弱昏庸的形象,遭到了天下人的唾棄。

但是他崇禎接下來便又出了一個比之以前更大的昏招,那就是聽信了劉宇亮等人的建議,和天下所有人一樣,都認為於家軍在和建奴決一死戰之後,已經失去了戰力,趁此機會想要將其討滅,以絕後患。

可是他們這次又錯了,所有人都錯算了於家軍的可怕戰力,沒有預料到於家軍在擊敗了建奴大軍之後,居然還有如此強的戰鬥力,連銼兩路官軍。

結果是朝廷這麼做成了標準的偷雞不成蝕把米,非但沒有把於孝天討滅,反倒是被置於了一個更加被動的境地,成為了天下公敵。

於孝天最可怕的就是他知道利用輿論這個工具,來對付朝廷和他朱由檢,處心積慮的想好了所有的事情,一步步的引著朝廷入甕,最終非但是大敗虧輸,而且還失了民心。

於家軍的厲害已經到了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步,區區三萬餘人的兵力,居然連破建奴大軍和大明無數官軍,就連被視作固若金湯的京師,也在其兵鋒之下,連幾天時間都沒有堅持到,便被其攻破。

雖然這次於家軍破城,有投機取巧的成分,勾結了高明虎開城獻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於家軍兵將相當善戰,火器極為犀利,就算是沒有高明虎暗中投獻,恐怕京師也架不住他們的猛攻。

大明真可謂是該亡了,想他在位這麼多年,日夜殫精竭慮的整治天下,但是卻沒想到會走到如此地步,中原各省流民軍四起,現在又出了這麼一個巨叛,連京師都丟了,他堂堂一個大明皇帝,居然困坐愁城,被困在了小小的皇城之中,成為了於孝天手頭的禁臠,崇禎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之後,有一種想要立即拔劍自刎的衝動。

但是作為一個人,崇禎也不是沒有一點求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