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京師各門,擺出一副據城死守的架勢。
而這個時候一直沒有訊息的高起潛,突然間卻冒了出來,原來高起潛在鉅鹿一帶率軍被建奴大軍擊潰之後,他一路在親隨的護衛之下,一口氣逃到了真定的趙州一帶躲了起來。
高起潛生怕崇禎為了這件事會遷怒於他,將他問斬,所以不敢回京師覆命,躲在趙州一帶到處派人蒐羅當初被擊潰的潰兵,並且派人到京師打探訊息。
後來聽聞坊間傳言,他拒不發兵救援盧象升,並且和楊嗣昌想方設法掣肘盧象升,導致盧象升最終戰死,朝廷正在查問他的下落,似乎有追究他的意思,這傢伙更是不敢露頭了,躲在真定一帶,到處打探訊息。
後來聽聞於孝天率軍悍然奪佔天津衛,整個局勢好像亂了套,高起潛更是看不懂了,所以也一直沒敢露頭。
直到這段時間他打聽到於家軍先是大敗建奴大軍,接著便和朝廷反目,將陳新甲所部和吳襄所部盡數擊敗,甚至於當場擊殺了吳襄,使得京師大震,高起潛才感覺到這個時候是他可以露頭的時候了。
現如今於孝天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要打入京師,而高起潛對於京師的軍情相當瞭解,這時候京師的兵力恐怕遠不足擋住於孝天攻入京城,所以急需詔令各地兵馬入京勤王。
而他負罪在身,這個時候正是戴罪立功的時候,經過他這段時間的收攏,他已經收攏起來了一萬六七千當初被擊潰的兵馬,重新歸攏了起來,倒是還擁有一些戰力。
這一兩萬兵馬,就是他翻本的機會,他這個時候帶著兩萬大軍趕回京師入衛,就算是他之前有錯,崇禎看在他這次臨危之際,還帶兵趕回去勤王,估摸著也不會拿他怎麼樣,充其量把他斥責一頓,還是會用他的。
而太監之中,高起潛素有知兵的名聲,曾經多次當過監軍,現在崇禎正在用人之際,而且他生性多疑,眼下還是隻能相信他們這些太監,憑著這個,高起潛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要是他這時候回去,估計不會有什麼大事。
於是高起潛在真定府整頓了一下兵馬,帶著這一萬七八千官軍,號稱三萬大軍,在這個時候呼呼隆隆的趕到了京師城外。
崇禎正為了缺少兵馬感到頭疼不已,手頭也沒有知兵之人,雖然他惱怒高起潛這麼長時間不知道躲到了哪兒去,恨不得立即就殺了他。
但是當得知高起潛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間帶著這麼多兵馬,而且據說還是不少精兵,趕回來勤王,所以這心頭的怒氣頓時就消掉了一大半。
崇禎心道還是這些內侍靠得住,雖然高起潛在盧象升這件事上做的很過分,但是現在明知京師危矣,卻帶兵趕回來勤王,這說明高起潛還是忠心耿耿的。
高起潛率兵回到京師城外之後,裝模作樣的自縛請罪,哭的是一塌糊塗,給崇禎上書,自陳有罪,並且編造了一通瞎話,推卸他的責任,說他這次回來,乃是前來領罪的,願意受崇禎任何處置,但是時下於賊已經兵臨京師城下,還是希望崇禎能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云云。
崇禎趕緊召高起潛入宮面聖,在宮中高起潛伏在地上,失聲大哭,自陳有罪,並且拐彎抹角的提醒崇禎,他的那些功勞。
崇禎看著高起潛這幅德行,也於心不忍,不管怎麼說,高起潛這廝在這個危難關頭,帶著兵回來勤王,也算是忠心可嘉,所以當面對高起潛申斥了一番,罷免了他的官職,但是要他留任戴罪立功贖罪。
高起潛聽罷之後,心中暗喜,基本上一切都被他料中,這一次他回來的還真是時候,於是他立即拍胸脯保證,一定會好好幹,誓死也要為朝廷討平於賊。
(特別鳴謝劍舞飄香兄弟的打賞,每天更新一章,實在是沒臉求月票了!)
第五十七章 夾生飯
聽罷了高起潛信誓旦旦的保證之後,於是崇禎令他繼續統御他帶回來的那些兵馬,並且把陳新甲之前的那批被打敗的宣大以及山西的殘兵敗將,也歸入到了高起潛帳下聽命。
這一下高起潛便又抖了起來,手頭一下子就掌控了三萬多官軍,被崇禎下旨,派往京城東面,負責鎮守朝陽門、東直門、廣渠門和左安門等城門。
高起潛其實也很清楚,他麾下這些官軍的戰力如何,這幫人都是剛吃了敗仗不久,士氣低落,裝備也不怎麼好,讓他帶著這些官軍出城和於家軍對陣,基本上跟找死差不多,吳襄的下場在哪兒放著,他這些殘兵敗將要是出城,基本上可以保證一觸即潰,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性。
所以他不敢出城阻擋於家軍,在奏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