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9部分

走出正殿,站在殿外長廊下,凜冽的寒風吹拂而過,武氏無聲地哆嗦了一下,隨即露出複雜的苦笑。

明明已離開了涇陽縣公府,可為什麼總感覺仍未逃離他的陰影,反而越來越大?

*****************************************************************

貞觀十八年十月初三。

太極宮忽然傳出了旨意,經由尚書省頒佈,傳封天下。

天子設凌煙閣功臣畫像,以彰昔日開國功臣從龍定鼎之功,立畫像於太極宮凌煙閣上,憂思故往袍澤,彪炳存世文武。

功臣畫像共立二十四人,由當世名家閻立本奉旨描繪,二十四位開國文武功臣全身像皆俱,並享大唐君王世代香火供奉。

這道旨意一出,天下皆凜。

十月初四,太極宮鐘樓敲鐘召集在京文武官員,四品以上文武官員著朝服入宮,於凌煙閣前的廣場上排班站定。

深秋的寒風捲起地上的枯葉,在半空中旋轉飛舞。

李世民穿著龍袍,神情莊重地站在凌煙閣前的一尊四方大鼎前,負手仰頭闔目,似乎在追憶過往的崢嶸歲月。

身後近千名朝臣垂首恭立,廣場上一片黑壓壓的人群卻鴉雀無聲。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停止,倒流,流回了當年金戈鐵馬縱橫天下的歲月中,那時的群雄並起烽火漫天,那時的義軍遍地共逐失鹿,那時的一幕慕英雄馳騁疆場,英雄遲暮逝去……

俱往矣,昔日的英雄袍澤何在?

李世民獨立秋風中,赫然發覺,天下的英雄如今只剩了他一人。

緩緩轉過身,李世民看著身後那一張張熟悉的臉龐,心底忽然浮上深深的寂寞。

肝膽相照的袍澤弟兄,有些已逝去了,有些還活著,無論死去的還是活著的,袍澤終究還是變成了君臣。

此刻的心情,似乎比秋風更蕭瑟。

一名宦官捧著一卷明黃色的聖旨,清了清嗓子後,向前走了兩步,正打算展開聖旨唸誦,李世民不知想起了什麼,朝宦官揮了揮手,淡淡道:“著令……涇陽縣公李素宣旨。”

宦官一愣,顯然李世民的決定太出乎意料,隨即馬上躬身行禮,尖著嗓子揚聲道:“陛下有旨,著令涇陽縣公李素上前宣旨”

話音方落,人群裡傳來一陣竊竊的議論聲,李素原本眼觀鼻,鼻觀心低調地肅立在人群中,聽到宦官傳召不由呆了片刻,隨即屁股上不知被誰踹了一腳。

“瓷嘛二愣的,還不趕緊上去,天大的便宜讓你撿著了。”

無需回頭都聽得出是李績的聲音,李素終於回過神,急忙躬著身子快步朝前走去。

一邊走一邊思索李世民的用意,很快李素就想明白了。

一來凌煙閣功臣畫像本就是李素提議所設,二來,這些日子關於他李素究竟能不能上功臣畫像在長安朝堂引起了很大爭議,李素這個人委實稱得上是大唐立國近三十年來的一朵奇葩,最讓人不可思議的地方就是,年紀如此小,卻為大唐立下了如此多的功勞,認真歷數他立過的功績,無論是造火器,守西州,引稻種,或是奉旨平亂,獻策無數……功績太多,加起來絲毫不遜於任何一位開國功臣,可惜的是,李素的年紀太輕,更不是高祖起義時的從龍之臣。

原本有資格名列功臣畫像,終究敗給了時間,李世民此刻讓李素當著滿朝近千朝臣的面宣旨,這裡面多少有些補償的意思,而今日立功臣畫像的儀式上,李素宣旨這件事也將被史官記入史冊之中,更為李素將來輔佐下一任帝王埋下了伏筆。

想通了這些,李素的腳步終於堅定踏實了,越過群臣,邁上石階,李素垂手站在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望著他,微微一笑,道:“子正,設功臣畫像由你而起,你來唸這道聖旨也算是有因有果。”

李素躬身道:“臣遵旨。”

接過宦官雙手捧過來的黃絹聖旨,李素坦然一笑,鎮定地將聖旨緩緩展開,抬頭朝面前千名朝臣環視一眼,揚聲唸誦道:“……自古皇王,崇勳德,既勒銘於鐘鼎,又圖形於丹青。是以甘露良佐,麟閣著其美,建武功臣,雲臺紀其跡……”

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

“……司徒趙國公無忌,故司空揚州都督河閒元王孝恭,故司空萊國文成公如晦……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李,故徐州都督胡壯公秦叔寶等,或材推棟樑,謀猷經遠,綱紀帷帳,經綸霸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