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7部分

與此同時,常塗那頭也傳來了新訊息。

監察御史宋甫晨在家中懸樑自盡!

宋甫晨,就是四日前串聯一百多名朝臣聯名上疏,請求嚴懲李治的那位。

死一個朝臣並不算大事,可以說他工作壓力大患了抑鬱症,也可以說他忽然覺得人生寂寞如雪等等,可關鍵是他死的時間太巧了,正是在常塗領著手下大殺四方時,宋甫晨突然死了,若說他跟馮渡被刺案沒有關係,鬼都不信。

巧合的不僅僅是宋甫臣的死亡時間,而是宋甫臣死前留下了一封遺書,遺書很簡短,只有一句話,“馮渡之死,晉王之冤,皆我所為也,勿使株連旁人。”

這封遺書被常塗第一時間遞進太極宮,李世民看完後當場便掀了桌子,仰天咆哮數聲。

第二天朝會,李世民下令將這封遺書昭示群臣,大殿內每個朝臣都看了一眼,遺書回到李世民手上後,殿內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靜。

李世民手指輕敲桌案,環視群臣冷笑:“諸公,還要朕嚴懲晉王否?”

群臣理虧,垂頭不語。

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滿殿文武異口同聲構陷吾兒,皇族威名受汙蒙羞,皆拜諸公之賜也,朕當如何處治乎?諸公誰能教朕!”

群臣全部跪地,仍伏首無語。

人群裡,向來淡定的長孫無忌臉色數變,扭頭望向朝班另一側的魏王李泰,卻見李泰一臉蒼白,渾身輕顫,長孫無忌頓知此事已超出了自己的控制,宋甫晨的死,是對方出的大招,重劍無鋒,直擊要害,一夜之間便將整個局勢完全扭轉過來了。

以他多年的官場經驗,長孫無忌很理智地察覺到,自己不能再糾纏此事了,再有任何動作一定會引火燒身,敢對嫡皇子下手,再倚重的左膀右臂李世民都會毫不猶豫的剁了他。

宋甫晨的遺書雖然只有短短一句話,可裡面的資訊量太大了,稍微有點官場經驗的人一看便能看出蹊蹺。

遺書裡說“皆我所為”,可是,宋甫晨只是一個七品的御史啊,刺殺馮渡需要事先埋伏,需要佈置路線,需要裡應外合,還需要派出兇手千里迢迢跑到外地去將馮家的下人殺人滅口,這些事難道是一個區區七品御史能辦到的嗎?

至於說構陷晉王,那就更可笑了,你以為你是誰啊?你一個七品官敢構陷皇嫡子,借你一百個膽子夠不夠?就算膽子足夠了,你有那麼大的能量去陷害他嗎?晉王寢宮外故意扔兇器,故意發動朝堂和民間輿論,故意偽造證據將官府的偵緝方向朝晉王身上引等等……

能幹出這些潑天大事,你咋不上天呢?還當什麼七品官,太極宮都容不下你這麼一尊大神了。

咬死了一力承擔的遺書,恰恰暴露了許多,朝臣們皆在心中腹誹,這哪是什麼背黑鍋的遺書啊,分明是一封舉報信啊,只差沒有明明白白寫上有幕後指使了。

所有人都看出來了,馮渡被刺和構陷晉王分明背後有更深的內幕,至於那真正的幕後指使人,……大家心照不宣。

李世民仰天長嘆,眼中含淚:“吾兒因構陷,被逼不得不服毒自盡,多麼乖巧的孩子,竟被眾口鑠金所害,諸卿教朕於心何忍,朕……實在對不起他。”

人群中,孔穎達第一個站出來了。

“老臣誤聽流言,人云亦云,斥責晉王失德喪行,老臣罪該萬死!”

說著孔穎達老淚縱橫,臉上佈滿了悔恨。

李世民嘆了口氣,無力地揮了揮手,道:“罷了,此皆吾兒命中劫數也,怨不得別人。”

群臣一聽,頓時紛紛站出來齊聲請罪。

李世民著實惱恨這些朝臣,恨不得全殺掉才能解心中愧疚於萬一,可是他明白,事情的根子並不在這些朝臣身上,而是背後那個該死一萬次的指使者。

長孫無忌站在朝班內一聲不吭,臉色已恢復了淡定。

腦海裡卻浮現李素那張人畜無害的陽光燦爛的臉龐。

此刻他很想嘆口氣,因為在與李素較量的這一局棋裡,他輸了,輸得很徹底。

宋甫晨的死,想必又是李素的傑作吧?

好手筆!從殺馮渡,殺宋甫晨,安排晉王自盡,迅速佔領了受害者的位置,從內部瓦解了僵局和劣勢,外部再請出山東士族製造聲勢和輿論,內外夾擊之下,不僅輕鬆洗脫了晉王的殺人嫌疑,而且諸多動作連番出擊,每一步皆出人意料,長孫無忌和魏王竟有些應接不暇,應對之時恐怕或多或少露出了不少破綻。

長孫無忌迅速掃了魏王李泰一眼暗自苦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