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奏疏終於將君臣之間多日僵冷的關係引爆。
李世民龍顏大怒。下令將牛進達拿入大理寺,程咬金李績等諸多老將求情,李世民不為所動,旨意出宮門,金吾衛拿人。牛進達最終被關進了大理寺。
這個是令長安城甚至令天下震驚的事件。
開國功臣,從龍老將,因指斥時政而被關入了大牢,多位老臣求情而無果,李世民的絕情面目這一次尤為突顯。
…………
訊息傳到太平村時,李素仍不敢相信。
史書裡的李世民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哪怕史書裡摻了水分,也不應該偏差得如此嚴重,李世民的胸襟向來是他得到“天可汗”這個尊稱的優點之一,善納諫,廣言路,開視聽,這些都是貞觀之所以成為盛世的基礎。
如今,他怎可因言而罪人?更何況治的還是一位忠心耿耿的開國老臣的罪。
這不對!一切似乎都錯了!
然而不管李素如何不信,牛進達入獄是鐵一般的事實。
李素急了。
他從來不是什麼大善人,貞觀年裡那麼多人被下獄,有罪的,被冤枉的,形形色色成百上千,李素向來不理會,過自己的日子,少摻和朝政是他的處世原則。
可是,這一次入獄的,是牛進達。
李素無法視而不見,因為他真正將牛進達當成了長輩,也因為牛進達為他行過冠禮,如今這年代,行過冠禮便是鐵打的關係,比師徒叔侄關係更硬,可以算得上父子了。
哪怕只因這層關係,李素都不能坐視不理,裝聾作啞的話,他的名聲都會毀了。
李素毫不猶豫,當即騎馬趕到長安城。
入城後直赴大理寺,大理寺門口的差役神情冰冷地攔住了他,陛下有旨,嚴禁任何人探監牛進達,縣子也不行。
李素氣得指著差役大罵了幾句,無奈差役絲毫不為所動。
沒人敢為了一個小小的縣子違抗聖旨,李素的怒罵收不到任何效果。
轉身往程咬金府上奔去,程府大門緊閉,恕不見外客,哪怕李素這位熟得不能再熟的客也不見,轉身再往李績府,長孫府,李靖府……
各家權貴彷彿約定好了似的,一律不見客。
大家都瘋了……
李素咬了咬牙,這一次直赴太極宮。
承天門寬闊無邊的廣場上,李素牽著馬站在廣場中間,目光復雜地盯著遠處巍峨起伏的殿宇樓臺,嘴角露出了冷冽的笑。
沉默良久,李素扔了手裡的韁繩,跪在承天門前,凜然大聲道:“臣,涇陽縣子,火器局監正李素,求覲天顏!”
************************************************************
PS:還有一更……
好吧我承認,調整作息再次失敗……(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
李素官卑爵低,若換了別的縣子跪在承天門前說什麼“求覲天顏”之類的話,早被巡守的禁衛倒拎起來扔遠了。
可李素不一樣,他被李世民親賜長安城騎馬的殊榮,更重要的是,造出震天雷後,李世民下過特旨,李素可隨時入宮見他。
禁衛驗過腰牌後,放李素入宮,有宦官早早等在門內,領著李素朝甘露殿走去。
見李世民的過程很順利,李素走到甘露殿的門廊下脫了鞋子,只著足衣,踏著光滑如鏡的地板邁入殿內,殿內李世民神情有些陰沉,抬頭見李素給他行禮,也沒有發出往常般爽朗輕鬆的笑聲,只是挑了挑眉,示意他在方榻旁坐下。
“子正,見朕有事?”
沒有往常的客套,李世民的心情顯然很糟糕,一開口便直奔主題。
李素也不想跟他客套,於是垂頭道:“臣聽說,琅琊郡公入獄了,臣……”
李世民頓時明瞭,陰沉著臉盯著他:“爾欲為牛進達求情?”
李素毫不畏懼地直視他:“是,臣想為牛伯伯求個情,牛伯伯是開國老臣,有從龍之功,陛下何以因一言而……”
李素話沒說完,李世民袍袖使勁一揮,打斷了他的話。
“若是為牛進達求情,子正不必多言了,你退下吧。”
李素皺了皺眉,李世民這態度分明鐵了心要治牛進達的罪啊,這到底是怎麼了?
“陛下,牛伯伯有難,臣無法坐視,陛下為何不顧多年君臣情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