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的城,明知不可守也要守,這是臣子的本分和氣節。”
李素搖頭嘆氣:“這一點上,我們聊不到一塊去,換個話題吧,今晚吃什麼?”
…………
三天的時間,西州的百姓被官員們集結起來,攜帶各自的細軟和家眷,由東城而出,離開了西州城,一路蹣跚且緩慢地朝東面而去。
城內除了五千守軍,再也看不到一個百姓,整座城池瞬間變得空蕩蕩的,恢復了當初那座死城的模樣。
貞觀十三年二月初四,一個晴朗無雲的好日子。
三百里外的斥候軍報入城,西域諸國大軍已發兵!
**************************************************************
PS:還有一更……嗯嗯,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
該來的果然還是來了。
聽到斥候軍報後,李素長長鬆了口氣,胸中湧蕩著一股很激昂風發的情緒,有一種……馬上打包行李收拾細軟的衝動。
第一次軍報過後,斥候們稟報軍情的頻率徒然加快,無數人騎著駱駝和快馬飛馳出城,或是風塵僕僕回城,一道道軍報將原本單薄的敵情漸漸豐滿起來,敵軍的輪廓和樣子在斥候們的稟報下勾勒出骨架和血肉,很直觀地呈現在李素面前。
西域諸國聯軍,人數大約三萬左右,集結於龜茲國,目前前鋒一萬人離西州只有三日行程。
三日說多不多,大概也只有數百里的距離。
三萬人說多……確實很多,西域人口原本單薄,諸小國聯軍三萬,委實算是近年來少有的大手筆,更說明了諸國對西州是何等的勢在必得。
李素心情很沉重,城中只有區區五千兵馬,說是五千,其實有一半是臨時組成的鄉勇,說難聽點實則是一群烏合之眾,真正有戰鬥力的只有兩千多。
兩千多守軍加一道脆弱得不堪一擊的城牆,抵擋敵人三萬兵馬,如果要堅守,將是一場慘烈的血戰。李素懷疑連敵人的一萬前鋒都抵擋不住,不是悲觀,殘酷的事實現狀實在沒法給他信心。
帥帳內,蔣權和項田一左一右端坐,曹餘面無表情坐於一旁,捋須不語,李素神情冷凝,注視著面前的羊皮地圖,地圖上劃了一道紅線,箭頭直指西州。
良久,蔣權按捺不住,耐心已被耗盡。起身抱拳道:“別駕,敵軍已至,請別駕下令佈置城防,調動兵馬!”
項田也跟著起身抱拳。
李素與曹餘的恩怨徹底揭過後,項田自然便歸心了,說來他和曹餘一樣。對朝廷並無二心,只是西州這些年太艱難,項田不知不覺被曹餘所影響,於是為了守住這座城而漸漸變得沒了節操。
曹餘仍舊不發一語,如同局外人般靜靜坐在一旁,而李素,在曹餘面前雖是下官,卻當仁不讓地坐在帥帳主位,帳內各自的位置有點怪異。可帳中眾人誰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天經地義一般。
“李別駕,請下令吧。”項田也抱拳催促道。
李素沒理他,仍定定注視著地圖,不知過了多久,李素的目光從地圖上移開,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此題無解,簡單的說。死定了。
轉過頭看著閉目養神的曹餘,李素忽然咧嘴一笑:“曹刺史。我把權力還給你,你還當你的刺史如何?”
曹餘嘴角一扯,皮笑肉不笑:“呵呵。”
好熟悉的呵呵,依稀記得自己以前用過,而且短短兩個字資訊量很大,大部分是髒話……
“李別駕。還是莫推搪了,趕緊下令佈置城防吧。”曹餘慢悠悠地道。
李素沉默片刻,道:“若我來佈置城防,很簡單,城樓置草人數千。以為疑兵,旌旗不易,城門緊閉,城中的五千餘兵馬全部出城……”
蔣權聽到這裡,臉色已有些灰暗了,項田不明究竟,興奮地介面道:“莫非別駕欲於城外伏擊敵軍前鋒?”
李素咳了兩聲,面不改色地道:“不,五千兵馬出城,往東面玉門關而去,簡單的說……”
項田臉色也變了,脫口道:“棄城?”
李素點頭:“不錯,棄城,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注目於大唐西域大戰局,不必在意一城一隅之得失,只待時日,陛下從薛延陀騰出手來,再遣大軍西進,收復西州只在我大唐雄兵的翻覆之間。”
帳內眾人皆不說話,臉色都有些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