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李素便很熟悉這句詩,那時讀來只品到字句的優美,直到這一世,這一天,當曹餘和項田等人面無表情離開帥帳後,李素獨自坐在帥帳內,嘴裡喃喃再次低吟起這句詩,終於品出了與前世不一樣的味道。
去與留的抉擇何其艱難,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與義,正如魚與熊掌之間的取捨,選誰都沒錯,反過來說,選誰都錯了。
李素選擇了“仁”,離開是為了保全大家,所以仁,曹餘等人選擇“義”,留下是為國盡忠,盡臣子本分,所以義。
…………
離西域大軍兵臨城下的日子已不足兩日,城裡城外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將士們操練也愈加勤奮,各種莫名的情緒在軍中漸漸蔓延,壓抑,緊張,還夾雜著幾分躍躍欲試的熱血沸騰,或是赴死前的惶惶不安。
西州上層人物之間的矛盾並沒有傳揚出去,大家都有著心照不宣的默契,此時此刻,無論是走是留,上層的矛盾暴露出來只會亂了軍心,這幾個月好不容易捏合起來的軍心瞬間便會崩塌。
當夜,城外騎營校場點兵,營盤全部撤除,蔣權下令騎營將士進城駐守。
與此同時,項田也下令兩個折衝府混編,連夜拆除城內民居商鋪,拆下來的磚石和梁木全部運上城頭,以作擂石滾木之用,同時斥候增加了三十人,日夜不停往西而去,不間斷地將敵軍的行蹤送進西州城內。
一座沒有百姓,只有五千守軍的孤城,在兩位將軍的軍令下,煥發出仿若迴光返照般的活力,城內城外只見腳步陣陣,人影幢幢,再伴隨著將士們或高昂或悲悽的面容,整個城池頓時陷入如同臨死前的亢奮。
李素靜靜看著眾人的忙碌,什麼都沒說。從決定棄城的那一刻起,他已不想再參與西州的任何事務,這座城。註定會被攻破,所以為它所做的一切終究都是徒勞,李素是個很務實的人,從來不做徒勞的事。
“王樁,你覺得我做錯了嗎?”
看著門前的人來人往,李素淡淡問道。
王樁撓了撓頭,憨笑道:“你們大人物的事。我咋想得明白?不過你總是有道理的,我覺得你沒錯。”
李素轉過身看著他,深深地道:“你跟我來到西州。我知你也想建功立業,只不過這一次,不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它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死劫。所以。你算是白來西州了,放心,只要我們活著,日後還會有許多建功立業的機會,我會挑一個好的機會,讓你也在馬上搏個軍功,將來恩蔭子孫百世。”
王樁搖搖頭:“跟你來西州不完全為了功業,李素。咱倆從小一起長大,看你獨自一人來西州赴任。我心裡不爽利,你是個有本事的人,但再有本事的人,身邊也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幫襯,你在西州……太孤單了。”
李素只覺胸中一股熱流翻湧,眼睛眨了幾下,強行壓下去,展顏笑道:“幸好有你,但願一輩子都有你……”
王樁嘿嘿憨笑。
李素拍了拍他的肩,無意中捅了一刀:“你傻,以後我幫你聰明下去,放心,你吃不了虧。”
轉過頭,眺望遠處的繁忙,李素的心情一片平靜。
此時已是黃昏,大漠的落日漸漸西沉,在即將沉入地底以前,努力將最後一抹金黃灑遍這座千里孤城。
李素盯著那一輪通紅的落日,淡淡地道:“王樁,收拾一下行李吧,咱們明日離開西州……”
王樁嘴唇囁嚅幾下,忍不住道:“還是要走?”
“是的,還是要走,這一世,我的命很珍貴,是老天對我格外的恩賜,我不能將自己的命浪費在一件完全看不到希望的事情上。”李素的回答很堅定。
…………
…………
收拾行李的那一晚,李素在自己新修的華宅裡沒出門。
當晚,項田點折衝府兵馬一千人,騎馬出了城,不知所蹤。
李素不知情,或者說,就算知情了他也不會有任何反應。
務實的人往往很現實,這一類人永遠最冷靜,衡量萬事萬物永遠只有“利”與“弊”兩個字,利則合,弊則避,李素就是這一類人,清醒得可怕。
一夜過去,離敵軍兵臨城下的日子又近了一天,算算路程,大約只有數十里了,空氣裡似乎都能聞到敵人刀鋒上的血腥氣。
第二天一早,李素與王樁拎著收拾好的簡單行李,命人開啟東城門準備離開。
沒有驚動任何人,只跟蔣權知會了一聲,蔣權一大早便來城門前相送。
蔣權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