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
孩子是生活的中心,孩子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
毫無疑問,為人之母是女性獨有的特點。但是如果反過來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沒有孩子的女人就不是真正的女人,這一來在邏輯上說不通,二來也是極其幼稚的。但是儘管如此,這種觀念仍然能左右許多女人,它甚至還能左右許多在生活和事業上取得成功的女人。
有一個很有才華的女化學家格莉特,她和丈夫生活得很幸福,兩人之間也很坦率。他們在同一個實驗室工作,工作中相互交流、相互激勵、相互促進。格莉特在過35歲生日的時候,覺得有必要考慮一下在以後的兩年中是不是需要生個孩子。他們生活中原有的輕鬆就像被戳破的腳踏車輪胎,裡面的空氣一下子全跑光了。突然間,膝下無子度過餘生被他們判成了錯誤的觀念。於是懷孕便成了生活中唯一重要的內容。不到一年的時間,她的目標達到了。“生命的目標”誕生後,格莉特在家待了三年,帶著孩子過了三年世上最幸福的女人的日子。但是在隨後的兩年中,她的工作沒有了,沒有哪一個實驗室主任願意讓一個已經有五年沒有從事專業工作的人在自己的實驗室工作。於是格莉特一下子又變成了世上最不幸的女人,她狂躁,她絕望,為了和孩子一起度過這段美好時光,她耽誤了自己的全部前程和未來。到最後她還是找到了一個工作,但是比她以前的待遇要低得多。對這個工作來講,她的學歷太高了,她再也享受不到以往工作給她帶來的那份滿足感了。
一個女人患有不明原因的全身不適,她的家庭醫生在診斷的時候建議她:“我看你還是生個孩子吧,只要你覺得像個真正的女人,你的不適症狀自然就會消失。”
生兒育女和職業工作是不會相互牴觸的。我們大家都認為,一個“只做母親”的女人很容易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管束過嚴,這就是說孩子會因過多的愛而感到窒息。
有些女人,她們想要孩子的願望並不是特別的強烈,而且對待諸如此類的事情也不是特別的認真,但是她們仍然會有這樣的想法,覺得沒有從生理上具體地表現自己的女性特徵好像也說不過去:“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總感到好像自己耽誤了些什麼……”這種話表明了這類女人的矛盾心理。她們是迫於某種(社會)壓力才懷孕的,因此她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等於進入了一座監獄。有一個女人告訴我,她當上母親,就是因為“其他女友一時間都有了孩子”。結果現在母親的身份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許多女人就這樣當上了媽媽,而在這之前她們根本就沒有認真地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孩子。她們從沒有認真地去考慮過一輩子沒有孩子的生活。
好女孩的大誤區(8)
女人一定要出嫁嗎?
潔白的婚紗能掩蓋萬般苦惱。
女人不需要(高)學歷,她們遲早要嫁人!
許多父母和女兒的觀念裡都有一種想法在作怪:女人嘛,到了一定的時候總要找個丈夫,生個孩子。這種想法的潛在含義是:女人要找一個男人來養活自己。女人不管具有什麼樣的學歷,對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把握能力,她們的目標是共同的:佔有一個在各個方面都有兩下子的男人。為了確保自己能取得成功,女孩們便把自己改頭換面妝扮成嬌小、柔弱、溫順的尤物。
令人感到非常遺憾的是,即使在今天,女性生活的中心話題仍然是有朝一日能尋覓到一個如意郎君。男人的地位高,女人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電視廣告裡我們可以看見一個略顯保守、和藹可親的中年女性這樣說道:“我是一個牙科醫生的太太……”僅僅她丈夫是牙科醫生這個事實彷彿就已經說明,這個女人本人也是很有些本事的。她不需要有良好的教育,她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本事就在於能把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拴在自己的身邊。“太太”這兩個字看來是許多女人唯一看重的頭銜。在已經有多種方式保障姓名權的社會里,這些女人為了得到這個頭銜,她們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姓。即使有些在職業上已經獲得成功的女性,她們也很以自己有一個固定的伴侶為自豪,沒有男人,自己的成就又算得了什麼呢!
但是獲得“太太”這個身份是要付代價的,這個代價並不表現在為自己的學歷需要進行什麼樣的苦讀,它表現在女人要養成這樣一種習慣:樂意伺候和恭順他人、甘當下屬甘當配角、甘為他人幹髒活,並以此為榮、以此為幸福。民諺是這麼說的:壞女孩得到的是愛慕,天真無邪、溫順、謙遜聽話的女孩才能得到家庭。
男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