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的念頭。

但不管老師對這種學習的目的意義怎麼說,外語的重要性被詮釋得最淋漓盡致的還數最近看到的一則電視新聞。說有位法國農民訂購了一批英國奶牛。不多日,奶牛們來到了法國農場準備安家落戶。不料,這位牛主人想盡一切辦法也無法將它們趕進牛棚。牛主人很快意識到他與英國牛之間有語言隔閡,可惜他不會英文。電視上可以看到他一手捧著本法英詞典一手拿著根木棍在向牛群吆喝。具體吆喝什麼不太清楚,大概總是“Moo——”,“This way,please”之類。也不知是他用詞不當還是講的英文帶有法國腔,反正牛們全無反應。幸好在法國農村找個能說英語的人不難,我們看到奶牛們在這位說英語的法國人指揮下乖乖地排隊進了牛棚。您瞧,不諳外語就是與外國牛都難打交道,何況與外國人!

()

日常語言的暴力

∷∷ 格非

卡內蒂在他的傳記小說《獲救之舌》中,記述了這樣一個幼年生活的片斷:在一個陰暗的樓道里,一個陌生的男子手裡拿著一把鋒利的剃刀,微笑著朝他走過來,對他說:“現在,請把你的舌頭伸出來吧,我要把它割下來??”成年後的卡內蒂知道這是一個親戚開的玩笑,可這一細節卻構成了作者回憶全部童年往事的中心情節,甚至,成年後他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感到不寒而慄。

也許我們在回憶往事時並未感到類似暴力的傷害,但這並不能說明,這樣的暴力從未在我們身上發生過,而是我們的麻木對它早已習慣。這是語言暴力所能造成的最壞結果。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班上有一位算術老師時常讓我們感到恐懼。他專門依靠打耳光、揪頭髮一類的行徑來確立自己的權威,日復一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