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生物體會反覆受到某些刺激,在這些反覆的刺激作用下,生物體內會建立起相應地感應這些刺激的系統,這樣的系統產生於生物的生存需要,當以後生物體接受到同樣刺激,它會出於本能表現出某種行為,這套反應系統就是生物神經系統,即生物情感系統的生理基礎。所以,情感可以被看作是在生命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生物體與環境之間複雜的作用關係形式。
當生物進化到動物這個階段,生物體已建立起較完備的神經及情感系統。動物的生存要與環境進行接觸和交流,生物體會受到飢飽、冷暖、壓抑或滿足等生存狀況的影響,生物都有求生求發展的本能,因此會對不同的狀況做出不同的反應──接受或拒絕。動物受傷會感到疼痛,疼痛表示動物身體受到損害和威脅,動物經歷了這種感覺便會在今後的行為中避免同樣的事件發生,這種感覺存在的作用是為了維護生命的存在,如果沒有對生存不利狀況反應的能力,動物就難以生存下去。類似疼痛的感覺還有恐懼、悲傷、憂鬱等等,這些感覺都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和被強化的,它們對應於特定的環境狀況,或者說是生物與環境作用的結果表現,並作為一種生物的生存機能由遺傳資訊來傳遞和表達。
其實可將每個動物看作是一架複雜的生物機器,它的工作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先是由感官對外界各種資訊進行收集,感官包括了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等器官,透過感官,現實存在的一些東西,也就是動物所感的現象被輸入了大腦。之後,大腦對各種感官資訊進行分析、綜合處理,處理後的結果轉換成生物訊號去刺激體內的腺體,動物由此產生出相應的情感波動。在生物長期進化過程中,受到自然環境的變化和生存競爭的影響,動物的生理和心理機能不斷變得複雜。
表面上情感反映了生物的生理和心理狀況,而它的實質是生物資訊在生物體內的傳遞或流動。如果從生理形態來描述動物的情感,情感可以還原為物質在生物體內的活動,動物受到環境的刺激後體內的組織細胞會分泌和合成出的化學物質對神經系統產生作用,這裡不同的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化學物質成分是不一樣的。動物的不同情感是由不同的物質結構來表達和控制的,這種結構對應於特定的環境狀況,像煩惱、痛苦、緊張這些感受都有著不同的物質表達形式,即身體內的組織細胞分泌出不同的化學物質。對生物的生存來說,生物體在與環境作用過程中會有各種感受,它要依據特定環境的狀況做出相對應的行為選擇。
由於情感是在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中產生,所以它必定反映了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生物在經歷喜怒哀樂的同時機體內也在進行資訊的交換,生物在情感的作用下調節自己的行為,進行行為方式的選擇,使之與外在環境相符合。生物在生存過程中會經歷各種感受,生存的艱辛、競爭的壓力、失落與孤獨、快樂和滿足,這些感受都會轉換成生物資訊,同時這些資訊與原有的生物資訊進行對比和交換,並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然後以不同的生理形態表現出來。
過去,人們總是將情感歸於精神範疇內的東西,而情感的實質卻是生物體內物質的運動,是生理和心理對環境的感應。生物的生存必然有所求,即所謂的欲求,求就不能不觸及外界(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各種存在),而求的過程中會有得與不得、多得與少得,有和諧也有衝突,即反映生物適應環境狀況的苦樂體驗,這就會對生物的生存狀態產生影響,此時生物機體會做出不同的反應,透過相應的行為進行自我調節。可以這麼說,情感是生物對欲求得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描述,是生物的生理及心理形態的表面化。
在動物生存過程中,當缺乏食物的時候,動物就會感到飢餓,從而反應到生理的需求,這樣動物就要尋找食物並且透過進食來消除飢餓感;當動物遭遇危險的時候,就會有出現恐懼,因恐懼動物就會設法去躲避危險;同樣,當動物需求達到滿足時會表現出興奮和快樂。同類動物之間要經常進行情感的傳遞,動物的行為舉止、面部表情、眼神這些都能表現一個動物某個時刻的生存狀況,其它個體就能根據情感的表達確定相互間的關係和進行行為的選擇。情感是一種感覺訊號,透過神經系統刺激大腦,提示動物在某種狀態下所應採取的行動,動物的生存活動就在這樣的情感調節下進行著。一般動物雖不像人類那樣具有複雜的情感,但它們同樣有著自己特有的情感世界。
在自然狀況下,生物要生存下去,需要有對自然環境中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做出選擇的能力,如氣候的變化、食物來源、與其它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