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劉疆麗[招聘方代表]:但是你離開了通訊行業很久了,在這期間通訊行業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那你認為你的競爭優勢在哪裡呢?

韓曉梅:我的適應能力非常強。

劉疆麗:我覺得你非常的優秀,你是怎麼去平衡家庭和事業的關係呢?

韓曉梅:我的家庭應該說非常的美滿,這是我的一個核心的動力,只要我不工作的時候,都願意跟家人在一起。再加上我愛人非常忙,我們經常分開,但是這樣我就會有更多的時間,要不斷完善自己,以及做出更多的事業,這樣更充實。

面試印象

白 玲[職業顧問]:吳堅[應聘者①]比較自信,比較親和,願意跟人溝通,這是他的一個優勢。但是我需要考察吳堅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承擔壓力。

郭陽道[職業顧問]:國懷志[應聘者②]過去所做的都是屬於工業性的產品,不是針對於終端消費者,這兩個從專業上面是有差距,所以我們會進一步地來追。另外就他個人的職業規劃來講,想去唸博士,而且是念社會學博士。他的成功定位在社會的成功,那麼他的職業歷程跟公司這個職位是不是並軌,這也是企業會來考慮的。

白 玲[職業顧問]:強調職位和一個企業的名氣、規模對他的重要性,在應聘的時候,這其實是有些忌諱的,首先要談你適合做什麼?企業要求你來做什麼?這個能不能匹配?

白 玲[職業顧問]:李明[應聘者③]給我最深的印象是真實,從他目前的經歷背景來講,他跟首信的要求是有差距的,但是李明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明白這個差距,然後直接回答你的問題。

郭陽道[職業顧問]:很典型的業務人員,都是說得多、聽得少,從這裡面可以看得出來。

白 玲[職業顧問]:韓曉梅[應聘者④]她現在更多地在強調,她身上一種適應性的特質,人際關係的特質,包括她的創造力的特質,這從目標設定上,跟企業職位目標設定上,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差異。

至此現場觀眾投票結果:國懷志[應聘者②]領先,吳堅[應聘者①]其次,以後分別為韓曉梅[應聘者④]和李明[應聘者③]。

實力做證

第1環節

測試目的:處理問題

測試地點:手機專賣店

測試時間:10分鐘

節目組事先在手機專櫃隱藏了三個問題:應該整齊排放的手機樣品被擺亂了角度;櫃檯上出現了空飲料瓶和凌亂的宣傳品;一位顧客因為自己的原因損害了手機卻與銷售人員糾纏發難。4位應聘者在10分鐘裡會發現這些嗎?

吳 堅[應聘者①]自信地走進專賣店,介紹了自己的身份是剛剛上任的市場總監,請銷售人員介紹上週的銷售情況。6分鐘後他注意到這位難纏的顧客,吳堅在顧客身後徘徊了幾遍,最終選擇了離開。

國懷志[應聘者②]開始了巡店,他首先在其他的品牌專櫃觀察記錄。第五分鐘身邊的這位顧客脾氣越來越大,聲音也越來越高,國懷志的反映是靜靜傾聽兩分鐘,然後也離開了。

李 明[應聘者③]直奔首信專櫃,很快發現身邊這位顧客的異常,他的處理方式是主動介入,把顧客請到商場角落的顧客休息區,7分鐘後他說服了顧客,解決了爭端。在接下來的巡店中,李明對櫃檯上的雜物進行了處理。

韓曉梅[應聘者④]最先留意的是各個手機櫃臺的環境和品牌宣傳,也同樣很快發現了糾纏的顧客,她參與了協商。3分鐘後韓曉梅將客戶請進了商場的客戶服務中心,對故障手機進行檢測。但是對於我們事先埋伏的其他問題,韓曉梅和吳堅、國懷志一樣沒有察覺和處理。

◇企業提問

金 鼎[招聘方代表]:請問吳堅,剛才我看了這個巡店以後,你認為你去巡店的目的是什麼?

吳 堅[應聘者①]:我覺得第一點是看一下上週的或者說這幾天的銷售量的情況,那麼還有一個是促銷產品促銷的情況,那麼還有一點呢,我覺得就是其他品牌,在這個店賣的情況和它的促銷情況。

金 鼎:請問國懷志,你在巡店時記得非常細,但是發生了客戶的這種糾紛,你為什麼沒有考慮去解決?你覺得客戶不重要嗎?

國懷志[應聘者②]:當時我考慮,我的身份是一個市場總監,因為公司裡像銷售和售後服務,這一塊的工作並不是由我來管理,從組織上來講的話,不歸你管的事情儘量少管。另一方面,如果是些特殊情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