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對人類歷史的發展軌跡和當今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潮起潮落的大浪淘沙之中,一些家族隕落了,但大多數家族仍然在今天發揮著重要甚至是關鍵性的影響力。
中國人對權力的人性歷史決不陌生,但對財富的人性歷史還遠不熟悉,讓我們從國際銀行家最密集的出產地德國開始這個曲折的探索歷程。
在普奧戰爭千鈞一髮時刻,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在普軍乘勝出擊即可能一舉攻佔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有利態勢下,竟然以辭職和跳樓為威脅,堅持放棄戰機。
在這場戛然而止的戰爭背後,我們會看見一個接一個國際銀行家的身影,羅斯柴爾德、佈雷施勞德、奧本海默……而這些若隱若現的身影之後,盤踞著一個個四通八達,縱向深遠且彼此勾連攀附的家族金融網路。他們相生相剋,一邊提攜協作,一邊鬥法設局。
這張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金權網路實質上在操縱、掌控和決定著歐洲錯綜複雜的國家內政外交、戰爭與革命、政權和陰謀。從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強勢崛起、德國統一程序、1848年革命、丹麥危機,到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無不與這張法力無邊的金權網路息息相關。歷史也在其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之際驚心動魄地演繹著。
第二章 英國:金權的制高點
自16世紀商業資本主義興起以來,英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充分利用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迅速積累了鉅額財富。隨著18世紀70年代以瓦特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資本主義的興起,英國的生產力得到極大提高。1694年成立的英格蘭銀行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英國銀行家終於發現了信用的秘密,預期成為貨幣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強大的物質生產能力為後盾,英國的金融能量被高倍放大。信用革命、工業革命與商業資本主義全面結合,財富創造達到了前所未見的驚人程度,終於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空前強大的日不落帝國。
19世紀是國際銀行家發展壯大的關鍵歷史階段,他們在英、法、德、美各國的崛起模式各不相同。其中,英國的情況最為特殊。由於私人資本實力雄厚,工業革命前期的紡織、冶金、煤炭、航運、鐵路、機器製造、軍事工業等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私人銀行投資和本國資本融資,在供應和滿足工業革命的資本需求之外,英國的資本依然過剩。除了數額龐大的英國和外國公債融資需求之外,本國工業發展對國際銀行家的資本需求並不旺盛。儘管英國公司法比較寬鬆,但資本過剩導致了股份制銀行的發展相對緩慢,私人銀行仍然是英國金融業的主導力量,與之相匹配的隱秘性就成為英國金融業的核心傳統。
貨幣戰爭2 精彩導讀(2)
19日21:38
躲在隱秘帷幕後的17個英國私人銀行家族在英國曆史上控制著英格蘭銀行的運作,甚至到1946年英格蘭銀行國有化之後仍是如此。其中的突出代表就是巴林、羅斯柴爾德、施羅德家族。他們掌握著英國乃至歐美各國債券發行的金融渠道,壟斷著世界資本與信用的流動方向。在獲取龐大財富之後,他們開始逐步影響政府外交與內政決策。他們私下挑動國家爭端,大力扶持軍事工業,兩邊下注資助戰爭,上下其手挑動政變,裡應外合打理戰爭賠款。他們的利益也會發生衝突。他們各自擁立政治代言人,相互爭奪大型專案,極端情況下他們也會在金融市場上對決。
有錢的地方就有利益博弈,錢多的地方就會有權力爭鬥,而駕馭了權力就會有更多的金錢。
第三章 法國:金權的割據
法國的工業革命比英國晚了兩代人,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和隨後的拿破崙戰爭使法國經濟受到重創。儘管如此,法國仍遠早於德國和美國進入了工業革命的程序,另外法國還擁有北美、印度###、非洲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資源,海外貿易也非常發達。本國雄厚的儲蓄和資本成為了法國工業革命時代主要資金來源。法國金融資本主義發展模式介於荷蘭與英國之間,而明顯有別於德國與美國模式。19世紀,私人銀行業仍是法國金融業的主導力量,股份制銀行從19世紀後半葉開始起步,與私人銀行展開了空前激烈的競爭。
在法國曆史上,主要的銀行家族分成兩大勢力集團。一派是所謂清教徒銀行家,他們多數來自瑞士,這些家族從18世紀後期開始興起,他們是法國大革命幕後的積極推手。當革命發展脫離他們的控制時,他們又開始支援拿破崙掌權以便“恢復社會秩序”。拿破崙以同意他們建立法蘭西銀行作為自己上臺的對價,縱容他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