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對,但是我卻不贊成你把烹飪的作業,拿給我吃!”

曾聽過一則故事,說有一個香客,前往山中,遇到一個修行和尚,就問和尚說:“師父啊!您出家這麼久,難道都不會產生非非雜念嗎?”“會啊,有時難免會啊!大概,一個月會有三次吧!”和尚回答。

“一個月只有三次啊!那很不簡單啊!相當難得哦!”香客說。“還好啦,不過,每次大概都要持續個十天左右啦!”和尚坦誠地回答。

當然,這是個玩笑話,但誰無“雜念”?誰不曾有過“非非之想”?而能真正“誠實”者有幾人?常願自己能和鄒忌一樣,在別人不斷奉承、恭維時,依然能夠靜心思考──哪些是“真心話”?還是“假話”?而不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矇蔽。

《靜心一得》

俄國文學家高爾基說:“稱讚雖可以使人著迷,但也足以害人!它正如混著蜜糖的毒酒,是為被判死刑的人準備的。”的確,稱讚使人“著迷”,也會使人“昏迷”,因為有些稱詩不一定是“真心話”,而是“別有用心”!

所以,西班牙誘語也說:“假若一個從不稱請你、奉承你的人,的然說你有許多優點,這個人不是想騙你,就是有求於你!”

其實,高段的EQ──“不被花言巧語所矇蔽”,可以用日本作家佐久間象山在,省言錄》中的一段話來形容:

“人之讚我,於我未加一絲,人之損我,於我未減一毫。”

是的,假若別人的一句誇讚之語,能使自己“高興不已”、樂得三天睡不著覺;而別人一句指責的話,就使自己“傷心不止”、難過得三天吃不下飯,則這豈能說是個有“情緒智慧”的人?

而蘇俄契軻夫說得更妙:“與其受到混蛋的讚揚,還不如被他們揍死的好。”

半夜甘願起身“刷廁所”的老婆

*讚美代替譏笑、鼓勵代替責罵

哎呀,你不去怎麼行?

我同事都知道我老婆最漂亮、

也最會唱歌……

他們都說,我人不怎麼樣,

卻這麼好命,娶到這麼漂亮的老婆,

你不去,我多沒面子啊!

在英國,有一所大學的四名研究生,在心理教授的執導下,從事一個“小型試驗──”四名男生找了一個面貌平庸、但從來“沒有和男生約會過”的大學女生,輪流地約她出去。

但是,這個實驗的一個原則是,四名男生在約會中,必須不斷地“稱讚”這名女生,說她人很漂亮、很善良、笑容可掬、穿著很有品味、很有人緣、很聰明……等等。

三個月過後,這個實驗有了結果──當這四名男生再去約該女生時,發現原本“從未約會”的她,現在的約會檔期,已經“排得滿滿的”了!

有一位黃太太咬牙切齒地同家庭協調中心人員陳述,說她如何痛恨先生在外面花天酒地、回家後又對她冷言冷語,甚至動粗,所以“非離婚不可”!

“你先生這麼做,的確是太不應該了!如果換成是我,我也會覺得很氣憤!”協調中心的女主任對黃太太說:“可是,你如果馬上離婚,就太便宜他了!你可以假裝給你老公讚美、體貼,像‘初戀’時一樣地再愛他半年,等到他覺得‘不能沒有你’、‘離不開你’的時候,你再要求離婚,讓他痛苦萬分、後悔一輩子!”

於是,黃太太下定決心,要依照協調中心主任的建議,對先生進行“報復”。半年後,黃太太在路上巧遇了協調中心女主任。

“怎麼樣,現在是不是可以準備離婚了?”女主任問。

“離婚?”黃太太閃爍著驚訝又明亮的眼睛說道:“怎麼會離婚?現在我已經愛上我老公了,再也離不開他了!”

人都需要、也喜歡被他人“稱讚”、“肯定”,久而久之,雙方才會有良好的互動關係!就像嬌嫩的玫瑰花一樣,需要“澆水、施肥”,才能看到“美麗嬌豔”的花朵;假如我們平常不予澆水施肥、不予關心照顧,則如何能欣賞到漂亮芬芳的玫瑰花?

有一位董事長,生性嚴肅、不苟言笑,每天下班回家,就是吃飯,少與妻兒溝通交談。一天,他太太做了一道清蒸板鴨,董事長在吃鴨肉時說:“奇怪,為什麼這隻鴨子只有一條腿?上太太回答說:“咱們家裡養的鴨子都只有一條腿啊!”

“亂講,天下所有鴨子都是兩條腿,怎麼只有我們家的鴨子是一條腿?”先生不悅地說。“不信的話,你到我們家的池塘去看就知道了!”太太說。

先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