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章講過堯、舜禪讓,就是以禮讓來治理國家吧?

是啊,不過那是孔子的理想,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你看,連周武王這樣的聖人也不講禮讓了,到了孔子的時代,上上下下為了權力和利益,鬥得你死我活……

大家都知道,客氣就是放棄……

是的是的。不過,更令孔子無奈的是,大家表面上還是客客氣氣,擁抱作揖,禮尚往來,所以他會說“如禮何?”

禮成了道具……

里仁第四 4。14

子zǐ曰yuē:“不bú患huàn無wú位wèi,患huàn所suǒ以yǐ立lì。不bú患huàn莫mò己jǐ知zhī,求qiú為wéi可kě知zhī也yě。”

大概一些同學去做官了,卻還在抱怨……

抱怨“我怎麼還沒升職呀”、“怎麼沒人欣賞我呀”……是嗎?

是啊。孔子就說了:“不要擔心得不到職位,要擔心你有什麼本領坐上這個職位。不要擔心人家不瞭解你,要把精力花在做出讓人瞭解你的事情上。”

就是說,首先要追求真才實學……

當時的社會風氣很浮躁,大家都不追求真才實學,都致力於謀個一官半職,或熱衷於在

領導面前表現自己,所以孔子才對學生們提出這個警告吧。

里仁第四 4。15

子zǐ曰yuē:“參Shēn乎hū!吾wú道dào一yī以yǐ貫ɡuàn之zhī。”曾Zēnɡ子zǐ曰yuē:“唯wéi。”

子zǐ出chū,門mén人rén問wèn曰yuē:“何hé謂wèi也yě?”曾Zēnɡ子zǐ曰yuē:“夫fū子zǐ之zhī道dào,忠zhōnɡ恕shù而ér已yǐ矣yǐ!”

這件事大概發生在下課之前。孔子對曾子說:“曾參啊,我講的‘道’,始終如一地貫穿於所有的言行中。”曾子點頭應道:“是!”

這個曾參,就是那個“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子吧?

就是他呀!

不是說他很年輕,又很愚鈍麼?怎麼這次反應這麼快,連“何謂也”也沒問……

當時在場的幾個同學也奇怪了。孔子離開教室後,有位同學問曾子:“老師講的什麼意思啊?”曾子回答說:“老師所講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回答得很有信心嘛——“忠恕”是什麼?

忠,就是盡心待人;恕,就是推己及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真誠和寬容——孔子講的人與人的相處之道,都可以體現在這兩個字上。

就這兩個字,可以貫穿所有的言行?

不信你可以試試看:碰到任何事情,都想一想:是否忠?是否恕?

讓我想想——累了,今天的值日就溜掉吧,反正她們會做;借胡菲的書該還了,可還沒看完,找個藉口拖幾天……

人心都是相同的,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你也要怎麼待人——這時候你就該想:如果人

家溜掉了,你會怎麼看?如果人家借了你的書久拖不還,你會怎麼想?

好像有些懂了……可是,孔子講的是“一以貫之”,怎麼到曾子那裡變成了“忠”和“恕”兩個方面了呢?

孔子所講的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其實就是“仁”——曾子不過是從實踐的方法上,把“

仁”字具體化了,變得可以讓你照著去做了。

曾子今天的表現,不怎麼愚鈍嘛!

這“一以貫之”的成語,後來又引伸出始終如一、堅持不變的意義。

[相關詞語]

一貫——語出“吾道一以貫之”,用一種道理貫穿。後引申為一向如此。

[造句]

一以貫之——做什麼事情都要一以貫之,怎麼能夠今天這樣,明天那樣?

里仁第四 4。16

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喻yù於yú義yì,小xiǎo人rén喻yù於yú利lì。”

有了我們前面的討論,這句話應該很容易理解了吧。

喻,怎麼解釋?

就是了解、明白的意思。孔子說:“君子明白的是義,小人明白的是利。”也就是說,

面對同一件事,君子更多的從“義不義”判斷,小人更多的從“利不利”判斷。

就像交朋友,君子覺得孔子這個人可以成為朋友,小人會覺得,和孔子交朋友有什麼意思,又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