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類謀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先哲、英烈們對世界的理解、對人生的理解應該給我們很多有益的啟示。
這裡引用曹操“人生苦短,對酒當歌”、蘇東坡“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及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自由和解放而鬥爭”來談人生意義,說理性很強。
2.善於用自己的話陳述。如一位縣委書記在縣委縣政府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敢抓敢管,就是我們的領導幹部首先自己要硬起來,要挺直腰桿,敢於得罪人。現在有一種老好人的作風和心態,不敢抓,不敢管,怕得罪人,驢糞蛋八面光,我覺得這是為政之德的大問題,是出於公心還是出於私心的原則性問題。如果我們的幹部都怕得罪人,都去賣人情,那我們就談不上對黨和國家的利益負責,就談不上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我們不敢於得罪一小部分應該得罪的人,就會損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我看了《鄭培民》這部電影,其中鄭培民的一句話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有人勸他,湘西那麼大地方,你一個人努力能算什麼,鄭培民說,如果大家人人都努力一點,事情豈不是好辦了。同樣的道理,引申到我們的工作中來,如果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行動起來,敢抓敢管,盡職盡責,就沒有那麼多需要你去抓、去管的現象和問題了,也就沒有那麼多需要得罪的人了。作為配套,我們要制定相應的措施,獎勵和保護那些敢抓敢管,敢於得罪人的同志,弘揚正氣,形成正確的導向。
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下基層時也有一段講話:
要獲得群眾的信任,主要靠平時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做好群眾工作。蘇東坡在他的《晁錯論》中有一段話:“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聯絡到群眾工作,也可以這樣來解讀這句話:太平沒事的時候,你也許可以不管群眾,但一旦有事,你就不可救了。
3.改造要適當。在有些語境下,適當地改變名言名句中的某些字,可以達到特殊的語言效果,也是可以的。比如毛澤東批評一些幹部為評級而鬧情緒,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評級時。”
宋楚瑜在年大陸之行時也套用了美國過去一位總統肯尼迪所說的一句話:不要光看我在大陸說了什麼,要看我們在臺灣做了什麼。
4.準確無誤。千萬不能把名言名句唸錯了,那樣不僅不能增添語言色彩,反而會鬧笑話。引用名言名句還應有話語的情境相協調,引用最能說明問題的名言名句,並且要適可而止,不能濫用。
4.借數
權威性的資料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對那些科學性或知識性論點,我們儘可能用權資料來論述。這裡的關鍵就是“權威性”,它主要包括國家機關公佈的資訊、專家的論斷、權威新聞媒體的報道、有影響的社會團體公佈的正式材料,等等。一般來說,這些資料可信度高,權威大,基本不需要再經證明就可以用來進行論證的,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以之為論據是非常有力的。比如論述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情況,只要引用上級統計、財政等權威部門的有關資料,進行橫向的或者縱向的比較,就很能說明觀點,而無需過多闡述。其實,這種論述方法,常被各級領導在講話中運用。如2004年5月,薄熙來隨同###總理出訪歐洲五國和歐盟總部。在中國商務部和歐盟委員會共同主辦的貿易投資研討會上,恰逢歐盟完成歷史上最大規模擴大之時,他一開口就讓現場氣氛融融。“(中國是個大家庭,)在校的中學生就有2億多人,這個家庭人丁興旺,每天有22000個新娘要出嫁、44000個小寶寶出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的伙食大為改善,每天要吃掉160萬頭豬、2400萬隻雞。管理好這樣的大家庭實屬不易。我們的總理不僅要讓年輕人有書讀、讓成年人有事幹,還要照顧好2000萬幼兒園的小朋友和1200多萬80歲的老人。”掌聲四起,聽眾開心地大笑。薄熙來接著話頭一轉,“這次隨###總理訪問歐洲,我本人有一種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