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蚩尤是他們的大酋長。傳說蚩尤有兄弟81人,即81個氏族酋長。他們信奉巫教,雜拜鬼神。
掌握文化的人稱為“巫”;能用銅製造兵器;有刑法。這些文化對於後來的華夏族有深刻的影響。有人認為五刑即由此而來。九黎勢力很大,是南蠻中最早進入中原地區的一支。他們由南向北發展,黃帝、炎帝兩部落由西向東進取,相遇於中原,彼此間發生了數十次戰鬥。蚩尤與炎帝榆罔爭王於涿鹿之野,趕走炎帝而據“天子之位”。最後,炎帝與黃帝組成部落聯盟,與蚩尤在涿鹿大戰,而以九黎的失敗告終。九黎經過長期鬥爭,一部分留在北方,建立了黎國,後來滅於周朝;一部分參加了黃炎部落聯盟,逐漸融合於華夏族;另一部分退回到南方江漢流域,建立了三苗部落聯盟。有人認為,戰國時的荊楚與今天的苗族,就是九黎、三苗的後裔。
隨著蚩尤戰敗於黃帝,整個九黎部族也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境地。部族的一支留在了與黃帝戰鬥過的北方,不斷的繁衍生息,建立了黎國,族人也漸漸的忘記了自己九黎部族的歷史。這一支九黎族的族人,逐漸的融合於華夏族,擁有了結合華夏族文化的種族天賦。
秦始皇、漢高祖都立祠祭奉蚩尤,把他作為戰神、“兵主”,加以崇敬,以利戰事。
到了近代,哪些人帶有蚩尤一族的血統,哪些人沒有帶有,恐怕已經沒有人能說的清楚了。
有人曾說中國人有起碼百分之四十都帶有九黎血統,我認為還是可信的。中華兒女本為一家。
第二卷 詭異神殿 第二十三章 四道門
蚩尤神像的出現在我們看來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過還是讓我們大大的吃了一驚。我們仔細的觀察著蚩尤的形象,並且在他的神像下面看到了幾個遠古文字,可惜,這些文字非常的古怪,連胡思佳都不認識。
這時,我忽然發現蚩尤右手持斧,左手平伸向前,似乎以前應該是託著什麼東西的樣子。而蚩尤雕像由於長期放置,無人照看,身上早就起了一層灰,此刻神像身上的幾處新近磨損的地方,和一處繩子留下的勒痕,似乎也證明了我推斷的正確。
“來,幫我一把。”我扔出繩子,繞過蚩尤神像的脖子,然後叫胡思佳把另一頭綁在一處雕像上,然後向上爬去。
離的近了,更覺得這蚩尤神像顯得勇猛彪漢。沒爬兩步,我就到了與神像左手持平的地方,果然,寬約四十厘米的手掌中心,以前一定放著什麼東西,附近圍了一圈灰塵。
再仔細一看,怎麼這大小和形狀這麼象銀質棺材的痕跡?難道?
我正思索,下面傳來胡思佳的呼喊聲:“阿生,怎麼樣?上面有什麼?”
“歐,不知道有什麼,看樣子是我父母他們先拿去了。”我隨口答道,然後繼續思索。此時我已經確定我父母的目標就是這銀棺了,問題是,我父母他們現在到底在哪?東西都已經拿到,沒理由還沒離開啊?
“嗨,阿生,你看,這神像後面有四道門!你說會不會就是傳說中的寶藏啊?”還是虎子這傢伙對於財寶一類的東西最敏感,正在我思考的時候,這無所事事的傢伙立刻發現了可能和寶藏有關的東西。
這時,張天碰了我一下,只見楊子撒一臉的興奮,然後又裝作很不在意的樣子。一個貪財的夥伴,這可不是個好的現象,我點了點頭,示意知道防範他了。
大家繞過蚩尤神像,來到神像後面,你還別說,不注意還真看不到這四道門,因為這四道門都在兩米五左右,不知道是不是設計者故意的,剛好被後面四個雕像的影子擋住。
我們小心翼翼的走了過去,確認沒有機關後,仔細的觀察起後面的四道門來,這四道門並排立在神像後面的牆上。形狀很奇怪,不是完全的正方體,反而有點象是六稜型一樣,只是豎著的稜要長一些。
走近一些,卻發現這些門有三道都虛掩著,看來是我父母他們先進去過了,只有左邊第二扇門沒有開啟過的痕跡。
“你們說,這後面會通往哪裡?”這一路經歷了這麼多的困難,犧牲了這麼多的夥伴,由不得我們不謹慎。
“這還用說嗎?肯定是通到藏寶室啊!”這麼沒有營養的說法,一定就知道是虎子那傢伙說的。(霸氣 書庫 |。。)
“我覺得這四扇門後面應該分別是藏寶庫,祭祀用品庫,武器庫房,物資庫,而且,其中有間門中一定有秘道,方便古人進出。”胡思佳的經驗是要比虎子高的多了。
我們正在商量,忽然聽到張天叫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