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島,儲存了朝鮮水軍一點點可憐的有生力量。回到營地,他命人焚燒廬舍、糧草、軍器,將百姓遷出島外,不願離開者則勸他們暫避之。
據豐臣秀吉與高虎、義弘父子的書信記載,此役中高虎獲船六十餘艘,義弘父子獲哨船一百六十餘艘,鮮兵溺斃者無數。秀吉褒獎高虎戰功,命其總督日本全部海船之政,又賜桐花徽號、茜紅舟幕。
閒山島位於朝鮮西海口,乃南原右方屏障、全羅道外藩。此島一失,沿海地區皆暴露於倭軍視下,更危險的是,天津、煙臺等地也受到威脅,倭船可直搗大明領海,危險呀!明朝聞聽震動不已,急忙派三千水兵防守旅順。明軍的戰略部署也被元均這傢伙打亂,麻貴速率部隊駐守漢城以西的漢江、大同江,扼守倭軍北進要道,同時兼防運道。
形勢真是岌岌可危,欲知倭軍揚帆大明,還是北征朝鮮,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六回 楊總兵苦戰丟南原 麻大帥聚兵守漢城
崆峒山外生猶喜,巡遠城中死亦榮。
—— 趙宗道作於黃石山城中
攻陷閒山島後,倭軍乘勢水陸並進,於豆恥津登陸,虎視重鎮南原。八月初一,按照豐臣秀吉的部署,倭軍展開全面進攻,兵分三路殺向南原:
左路:宇喜多秀家為主將,小西行長為先陣,另下轄島津義弘、蜂須賀家政、長宗我部元親、加藤嘉明和生駒一政等,兵力五萬,沿慶尚道略雲峰一路挺進。
右路:毛利秀元為主將,加藤清正為先陣,另下轄黑田長政、淺野幸長、鍋島直茂、鍋島盛茂等,兵力五萬,由慶州出發,過密陽、大丘,出全義館。
第三路:由鎮守釜山的豐臣秀秋遣山口正弘等將,經密陽、玄風侵入忠清道。
此前,都元帥權慄、平安道體察使李元翼聯合於平安道內的公山、金鳥、龍紀、富山等地修築山城,以防備倭軍進犯。由於公山、金鳥兩處工事複雜,山路崎嶇,元翼等還下令將附近郡縣的農具、糧餉全部集中起來,以加快修城的速度。修築竣工後,又命百姓不分男女老幼皆參加守城。
此時,倭軍左路先陣加藤清正所部西進,欲進攻全羅道,小西行長則從水路挺進。權慄急忙命各將領帶軍避其鋒芒,不可與戰。可郭再佑卻一反常態,率義兵入駐昌寧的火王山城,欲拒城死守。清正率倭軍行至山下,但見峭壁矗立,形勢斗絕,城內卻諳無聲息,不見人影。清正怕吃虧,不敢攻城,率隊而去。再佑這招“空城計”唱得不錯,把鬼子唬得一楞楞的。
安陰縣監郭逡也沒聽命令,進入黃石山城拒守,一同參加守城的還有原金海府使白士霖。士霖乃武將,守軍皆倚重於他。倭軍右路的蜂須賀家政所部殺至城下,發起進攻,士霖見硝煙瀰漫,流彈亂飛,嚇得先自逃了。鮮兵看見當家的溜了,也沒了士氣,一起跟著四散逃竄,郭逡與其子郭履祥、郭履厚也死於亂軍之中。郭逡之女本已逃出城外,但聽說丈夫被倭軍俘虜,便謂丫鬟道:“父死而不死,為有父在耳。今夫又執(俘虜之意),吾何生為?”,遂自盡身亡。原咸陽郡守趙宗道常曰:“吾常從大夫之後,不可與犇竄之徒同死草間,死則當明白死耳”。此次,聞聽倭軍進攻黃石山城,毅然帶妻子、孩子進入城中,最後與郭逡等一起慷慨就義。
卻說閒山島敗報傳至,李朝上下無不驚愕。水軍一失,恐陸軍也難為濟,悔不該以元均管制水軍。宣祖李昖急忙向諸臣問計,大臣們皆惶惶,不知所對。王子慶林君、原都元帥金命元、兵曹判書李桓福從容啟奏道:“此元均之罪,惟當啟李舜臣為統制使耳”。還好!舜臣還在,倘若起初將他定為死罪,後果不堪設想,想到此處,李昖禁不住擦擦頭上的汗水。當即,他作出最英明的決斷:復起舜臣為“三道水軍統制使”。
攻陷黃石山城後,秀家等將開始進攻南原。楊元到南原後,加緊增修城池:城牆被增高了一丈有餘,城外羊馬牆上滿是射孔,城門佈置火炮,還有三道塹壕皆深約一兩丈。
聞聽倭軍大舉進攻,南原百姓爭先恐後得逃出城外,獨有明軍三千人馬留守。楊元傳召全羅道兵使李福男入城同守,可他卻遲延不至。楊元又一連催促,他才勉為其難,率兵數百進城增援,光陽縣監李春元也趕來幫忙。當初私自撤退、被貶為士兵的金敬老如今已升任助防將,他也帶兵馬入城協防。
八月十三,倭軍先陣百餘人在南原城下放火槍示威,他們皆伏于田間地頭,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歸去復來,遊擊騷擾。守軍則以“勝”字小炮還擊,但倭兵分散開來,炮彈無法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