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採取所有可能的辦法將這裡聽到看到的事物記下來。還好他的智商夠高,過目不忘,並且有超級好用的全息終端,這個東西同樣具有收錄功能。對影象和聲音的採集相當到位,幫了他不小的忙。
本來控制中心最中央那個水晶罩裡,有個暗紅色的六面立方體他很感興趣,不過四周有大量的感應設施,還有六個持槍警衛護著,所以慕容弘文不感太靠近,以免觸發了警報。
這裡發生的,慕容弘文是個真正的旁觀者,完全無法理解他們到底在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又要達成什麼樣的目地。只能是聽著聽不懂的話,看著看不懂的事情,等著正在一點點消耗完的氧氣。
他知道只要離開這個“蘭科”星的城市護罩,外面的宇宙中一定會有氧分子,只要有氧,裝置就可以過濾和再生,以供身體的呼吸。
那裡有光線,可以為慕容弘文補充能量,讓他得以回到銀河系中去。說實話,這裡到底是銀河系之外的星球還是銀盟沒有標出的未知星球,慕容弘文也完全沒有把握,來的時候曾一路試圖定位,不過飛船在量子跳躍狀態下是沒辦法獲取資料的。
何況那還是搭了別人的便船,就更沒法瞭解到飛船到底經過了哪些地方。
已經能感覺到氧氣極為稀薄了,再這樣下去有窒息的危險,這次行動應該到此為止,趕緊找到飛船離開這裡才是。可上哪兒去找呢?也許只能賭上一賭。
在這個完全陌生且沒有共同語言的星球裡,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靠賭,沒有提前,沒有計劃,沒有推測,沒有分析和考慮,萬事都靠一種慕容弘文最不相信卻又不得不用到的東西——運氣。
也許在這棟高達千米的建築頂上,會有某種飛行器也未可知。從銀河系裡的多數情況分析來看,像這種重要的建築,而且又是高大建築頂上一般來說都有飛行器的起降平臺和接泊點。
不得不說,慕容弘文的運氣一向都不錯。一艘軍用戰鬥機就停在這棟高大建築的開臺上,當然在這個圓形的小鋼鐵星球上,到底是天台還是地臺誰也不知道。
閃電照耀下,機身上幾個赫然大字映入慕容弘文的眼簾,可惜他不認識,只能憑直覺去感受這艘飛船的特別之處。在它旁邊,還有一艘幾乎同樣的飛行器,也靜靜呆在那裡。
其實慕容弘文當下所在的並非是行星,而一顆由半機械人控制的人造衛生,而停在被稱為“火眼”這棟樓上的飛行器是蘭科納穆型星際戰鬥機。關於它是用來戰鬥的這點,慕容弘文的直覺是對的。
隸屬於蘭科空間戰隊的納穆型星際戰鬥機大約有十米長的樣子,就那樣靜靜躺在火眼頂層,似乎在等待著有人來啟動它。
蘭科納穆型星際戰鬥機是蘭科保護罩內及周邊太空的守護者,當眼前這臺不是,它有特殊的任務,那就是在十分緊急的情況下,將從樓裡衝出來護著“熔原模組”的人送離這個星球。簡單地說,這艘太空戰鬥機實際上應該說是逃生裝置而非戰鬥機。
圓滑流暢的設計體現出有別於地面建築的藝術與實效科技。兩部輻射狀的未知動力引擎被密封在堅固的某種合金之中,閃電下可見那長而美觀的尖尾拖在飛船單人駕駛艙後方。
這是標準和飛行器力學設計,如果有時間的話慕容弘文還真想好好研究一番。甚至在想如果把這臺飛行器帶回銀河系去,一定能提到更多關於這個讀音為“蘭科”的星球更多有用資訊,至少這是他們的高科技產物。(未完待續。。)
第443章 夢中重逢
慕容弘文利用瞬間轉移進入到駕駛員座位,正好摸索儀表,卻被猛然出現的機器人身影嚇了一跳。
快速地躲閃之後定神一看,原來是在駕駛座後面有臺太空高速自檢工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很醜陋,個子也很小,被插接在一個短小而擁擠的插槽中。
看起來這個機器人需要實行收縮動作之後,才有可能進入符合飛船外觀曲線的設施。
在太空高速自檢工程機器人身後的機身上,裝備有兩具暗物質炮,兩具同步火力的暗物質魚雷發射器。當然今天最能給慕容弘文幫忙的還是那套全自動駕駛系統,沒有這套系統他是無法啟動飛行器的。
戰機的內部高技術元件則有一部分來自凱亞,這是慕容弘文當下所不知道的,這些元件並不能感受到凱亞之子的到來,卻得益於自動駕駛系統的生命感應器,在慕容弘文進入之後的十秒之內所有的儀器已經亮起,引擎啟動。
納穆型星際戰鬥機執行著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接進來的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出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