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送另外一個人上路,喝的半桶水其實有一半是那個人喝的。過了幾天小耿逐漸恢復了正常,和以前唯一的區別是:從此開始討厭他媳婦,不再同床共枕。

這是說實話的代價。

小耿媳婦犯的錯誤很明顯:為什麼要讓一個將死之人死到臨頭都不安心?

真的有很多人愛說實話:今天你這身衣服總體來說挺漂亮的,但是……你主持的那個節目挺好看的,但是……你家孩子長得挺漂亮的,但是……

每次聽到“但是”我都在想,不說這個詞你會死啊?!

還有更恐怖的,說完實話還深沉地補充:“我不跟你說這些話,恐怕別人就更不會跟你說了”;完全一副要救你於水火之中的神態表情——聽不到這些實話你的未來情何以堪?

其實,任何時候害人的總是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聽不聽到實話關係真的不大。無自知的,實話說一萬遍都白說;有自知的,實話自然擺在心裡。大家都是聰明人,怎麼會不知道自己的問題、缺陷、毛病在哪裡?想一次痛一次,偏偏需要你來提醒,討厭不討厭?

耿十八(2)

更多說實話的人,並不真的在意對方,把自己樹立成理智清醒的獨立思考者才是第一要義,我想、我說,所以我存在,接近現在很時髦的“知性”。

我喜歡感性的:看到還順眼的統稱“美女”,看到點新意必說“驚喜”,聽人說話順著附和。朋友交往,人家真的需要一個冷眼觀察的人在旁邊佇立、思考和發言嗎?

講的人,開口的一瞬間有誠意,聽的人,入耳的一剎那很開心。互爽,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

補充一句:誰也別自虐,問人問題還附帶條件:“想聽你說實話”,跟小耿一樣。你倒是讓不讓人家說?說了你又受得了受不了呢?

Quote 原文 :

新城耿十八,病危篤,自知不起。謂妻曰:“永訣在旦晚耳。我死後,嫁守由汝,請言所志。”妻默不語。耿固問之,且雲:“守固佳,嫁亦恆情。明言之,庸何傷!行與子訣,子守,我心慰;子嫁,我意斷也。”妻乃慘然曰:“家無儋石,君在猶不給,何以能守?”耿聞之,遽捉妻臂,作恨聲曰:“忍哉!”言已而沒,手握不可開。妻號。家人至,兩人攀指,力擘之,始開。

耿不自知其死,出門,見小車十餘兩,兩各十人,即以方幅書名字,粘車上。御人見耿,促登車。耿視車中已有九人,並己而十。又視粘單上,己名最後。車行咋咋,響震耳際,亦不自知何往。俄至一處,聞人言曰:“此思鄉地也。”聞其名,疑之。又聞御人偶語云:“今日三人。”耿又駭。及細聽其言,悉陰間事,乃自悟曰:“我豈不作鬼物耶?”頓念家中,無復可懸念,惟老母臘高,妻嫁後,缺於奉養;念之,不覺涕漣。又移時,見有臺,高可數仞,遊人甚夥;囊頭械足之輩,嗚咽而下上,聞人言為“望鄉臺”。諸人至此,俱踏轅下,紛然競登。御人或撻之,或止之,獨至耿,則促令登。登數十級,始至顛頂。翹首一望,則門閭庭院,宛在目中。但內室隱隱,如籠煙霧。悽惻不自勝。回顧,一短衣人立肩下,即以姓氏問耿。耿俱以告。其人亦自言為東海匠人,見耿零涕,問:“何事不了於心?”耿又告之。匠人謀與越臺而遁。耿懼冥追,匠人固言無妨。耿又慮臺高傾跌,匠人但令從己。遂先躍,耿果從之。及地,竟無恙。喜無覺者。視所乘車,猶在臺下。二人急奔。數武,忽自念名字粘車上,恐不免執名之追;遂反身近車,以手指染唾,塗去己名,始復奔,哆口坌息,不敢少停。少間,入里門,匠人送諸其室。驀睹己屍,醒然而蘇。

覺乏疲躁渴,驟呼水。家人大駭,與之水,飲至石餘。乃驟起,作揖拜伏;既而出門拱謝,方歸。歸則僵臥不轉。家人以其行異,疑非真活;然漸覘之,殊無他異。稍稍近問,始歷歷言其本末。問:“出門何故?”曰:“別匠人也。”“飲水何多?”曰:“初為我飲,後乃匠人飲也。”投之湯羹,數日而瘥。由此厭薄其妻,不復共枕蓆雲。

沂水秀才

Tags: 書生,人性,俗

這個故事不太好玩,就是說一個書生俗不可耐,倆美女坐在他旁邊,一個丟下白綾巾,上有草書三四行,另一個丟下三四兩白銀一塊。書生毫不猶豫把錢撿了,視文化如無物,遭美女們譏諷。

在古代,這樣的書生還被笑話;擱今天,除非那張草書值得馬未都老師鑑定,否則誰撿它才會被笑死。

這個短文最值得玩味的是蒲公由此總結出的人生“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