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堂神屍廟的舊址了。

和時間賽跑,累得我們是四馬汗流,好在終於趕在太陽落山前爬到了山頂。

坐在山頂,吹著風。遙望天邊殘陽如血,金光璀璨,晚霞在夕陽映襯下泛著情人般的嬌羞,泛著一圈圈的紅暈,呈現出一種極致的美,而這種美是在都市的水泥森林裡所看不到的。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一般日出前後出現朝霞,就說明大氣中的水汽已經很多,預示著天氣將要有雨。而傍晚出現紅色的晚霞,則預示上空的雨雲即將東移,天氣就要轉晴。看這樣子,明天應該是個大晴天。

太陽落山的速度很快,沒有一支菸的工夫,太陽就已經躲到了山後,而氣溫似乎一下子就下降了許多,風也變得有些蕭瑟了。

到了山頂才知道,上山的這一側立陡立陡的,而這座山的與另一個山頭緊緊相連,中間形成一個凹地,這片凹地倒是很寬敞,東西沿著兩側的山嶺形成一道長溝,如果估計的不錯,應該就是以前的邊壕。在凹地相對於平坦,地勢稍高的位置有些殘垣斷壁,應該就是“九堂神屍廟”的遺蹟了。

我指著那片殘垣斷壁,建議還是下去找個地方,這麼晚了也不能在山頂上喝西北風。最起碼下面有些殘牆斷壁也能避避風。

下山因為山勢平緩,速度很快,不到二十分鐘,我們就從山頂下來了,到了山谷中。大牙圍著這片碎磚斷瓦走了好幾圈,最後找了處避風的地方,把東西放了下來,瞅了瞅我:“來亮,今天晚上就在這睡了啊?趁著天沒大黑,撿點柴禾吧,要不晚上黑燈瞎火的不說,我看這山裡的天氣有些涼啊!”

我想想也是,回頭讓柳葉看著點東西,不要亂走,在原地等著我們。而我和大牙則拿著手電,拎著繩子往山坳裡走去,徑直往前走了五六百米後,才開始掉頭往回走,一邊砍些樹枝,劈些樹樁,一邊用繩子給捆了起來。

本來就是荒郊野外的。也不敢遠走,雖然近年來山裡的野獸已不多見,但也並不等於沒有,況且這裡真讓我們害怕的根本不是什麼野獸,想想那種手指大小的蟲子,心裡就是一激靈。

山上土樹枝子什麼的很多,一路上撿了一大捆,應該夠我們晚上生火用了。

多少年沒有在野外露宿過了,記得小時候,莊稼要秋收時,家家都會在自家的地頭搭個窩棚,晚上在裡面住,害怕有人偷,辛苦了大半年了,都不想最後便宜了小偷。其實當時地頭上的窩棚更大的是震懾作用,未必天天都有人在裡面過夜。

我還記得那時天一黑,我就纏著我爸帶著我去地頭的窩棚,小時候對黑夜充滿著好奇,也沒有什麼機會晚上出來,所以每次來到窩棚時,都會很興奮。我爸就會弄些柴禾點上一堆火,一是為了取暖,二是秋天的蚊子都很猖狂,點一堆火,上面鋪些青草,嘔些煙,蚊子自然就不來光顧了,而我卻不知疲倦的圍著火堆跳來跳去,玩得十分開心。

每次點火前。都會在火堆下埋幾個從家裡帶來的土豆,然後等火燒得差不多了,在地裡再割些黃豆秧,連帶著上面的豆莢一起扔在火堆裡,不大一會就能聽到“噼啪”的豆莢炸響聲,工夫不大,把火堆移走,扒出土豆,小心弄掉上面的灰皮,熱氣騰騰的香氣四溢,用手一掰,面的都起沙,趁熱咬一口,很香,比現在街上的烤地瓜要香甜多了,現在我也認為這種烤土豆是吃過的最好的美味之一。

而在灰堆裡隨便抓一把,然後用嘴吹掉上面的灰土,就會剩下一把烤熟的黃豆粒,用手搓搓後,吹掉上面的浮灰,直接就填到嘴裡,越嚼越香,這些也是我童年裡最快樂的記憶之一。

我正想著的工夫。眼前的火也被大牙點了起來,瞬間就照亮了周圍的景物,有了火光,也就不再怎麼恐懼了,大牙幫柳葉用石頭搭了一個爐子,把飯盒放在上面燒了點開水,柳葉就準備上晚餐了。

藉著跳躍的火光,我們圍坐在旁邊,這個時候心情都好多了,一瞬間竟然有些篝火野餐的感覺。

柳葉只是把壓縮餅乾和在水裡煮開,做成了粥。然後每人分了一些,吃完後,感覺身子暖和一些了,順手取出些厚實的衣服,連鋪帶蓋,都倚在斷牆上眯著眼睛休息。

有一搭沒有一搭的聊天,說的話題都離不開珠子,只是也聊不出什麼新的東西來,聊了一會後都有些困了,漸漸的也都不怎麼吱聲了。

我把柴禾又添了一些,看樣子估計夠燒一個多小時了,就讓大牙和柳葉先睡一會,而我則負責站崗警戒,一會誰睡醒了再替換我,雖然這裡未必有什麼威險,但也不能大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