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他轉官諫議大夫時,我和他見了一次,他有此表示,我一直忘了代他請求。”
這使皇帝又笑了,搖頭說:
“你在宮中那樣久,還是一些也不懂,你哥哥要做州官,又何需請求?他要做尚書,才需要請求哩,以他現在的職位,如外放為上州州官,名雖不降,實際等於相當嚴重的降級!”
“上州刺史的官品也很高,好像比諫議大夫還高……”
“你不懂的,外官官品和京官官品不能同日而語!”皇帝又搖頭,“不,我想一個比較好的京官給他,光祿卿……”
“三郎,他自己要做州官,你就來一次皇恩浩蕩!”楊貴妃急說,“阿鑑有些像我的父親,不願因我而取高位!”
“好吧,我的外戚中各式人才都有,有一個不求顯達的舅子,也不壞,我立刻著人去辦!”
“那也不必如此急的,你記住這件事,照例辦就是了!”
當楊國忠顯貴甚盛的時候,楊鑑卻離開了長安,到遙遠的江南的湖州任州官,那是因為原來的湖州刺史剛好任滿。
楊鑑的外放湖州刺史,使長安官場中疑惑和議論,可是,這又只有幾天,新的事故轉移了他們。
在此以前,安祿山大破契丹,那是一場先敗後勝的戰役,功成。不久前,契丹又入寇,安祿山部將之擊退,並追逐三百里,佔領了十多個要塞,於是入朝。
此時,在西北立功的名將哥舒翰也在朝,哥舒翰成名在安祿山之前,但當前的聲威和名位都不及安祿山,他有些不平,皇帝使高力士為之調停。
楊國忠也奉命調和於兩員將軍之間。但是,青雲直上的楊國忠,此時的處境卻不太好。王事件之後,有人議論李林甫,楊國忠也順勢運用了一下。可是,李林甫做了十九年宰相,本身能力既強,又耳目眾多,朝廷間的細事,他都會知道的,楊國忠聲勢雖大,到底比李林甫差得很遠,楊國忠以為在皇帝面前暗損一下李林甫,必不會為人知的。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