輜重。)
在奔亡的路上,諸葛亮只管悶頭跟著劉備逃,也沒顧上思考什麼奇謀妙策。倒是張飛和趙雲都表現出了很耀眼的風采。張飛領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敵人竟然嚇得不敢近身。而趙雲則懷抱劉禪,浴血殺出重圍。
(《三國志。張飛傳》: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其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三國志。趙雲傳》: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坂,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保護甘夫人,皆得免難。)
由於張飛、趙雲等人的英勇善戰,劉備才得以斜趨東向走漢津(今湖北沙洋境),恰好與關羽船隊相會,共同渡過漢水後遇到劉琦迎接,一齊來到了夏口,這才算是稍微喘了口氣。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
張飛的智勇和趙雲的果敢,與諸葛亮的無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複雜多變的戰場形勢,無疑給諸葛亮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從此以後,諸葛亮沒再為劉備提出過一條軍事計謀。不過,壞事往往也能夠變成好事。這樣的經歷反倒促使諸葛亮去另闢蹊徑,漸漸地,他終於摸索出了另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第四篇 孫劉聯盟(1)
孫劉聯盟是孫權主動提出的。但當諸葛亮出使江東時,孫權卻又演出了一幕“觀望成敗”的戲劇。諸葛亮無奈,只好由孫權佔據了談判的上風。“江東和談”雖然正式確立了孫劉聯盟,但也為聯盟的破裂埋下了伏筆。
東吳的橄欖枝
魯肅和諸葛亮,都曾向自己的主子提出“孫劉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