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魏略曰: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失良機

第一次北伐,響應諸葛亮的有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看起來,諸葛亮取得的戰績似乎不錯。但諸葛亮並沒有因此而加快進軍的步伐。相反,他對於三郡的“響應”卻是疑慮重重。其實,“響應”是一個很曖昧的口號,響應不同於投降,響應意味著目標之一致。也就是說,你諸葛亮要消滅曹魏,而我三郡也反曹魏。那麼你蜀兵就不能在我三郡之內燒殺搶掠。如果你諸葛亮來進攻我,那麼你就是在搞“窩裡鬥”,是在內耗反曹力量。

由此看來,所謂“響應”很有可能就是一種假意應承,目的是為了自我保護。等蜀兵撤退後,挑頭響應的人一消失,三郡仍會迴歸曹魏。

第二十篇 第一次北伐(5)

可以說,三郡“響應”不僅沒有給諸葛亮帶來多大的好處,反而增加了他決策的難度。根據史書記載,三郡“響應”後,諸葛亮不僅沒有派人進駐三郡之主城(郡守治理之城),而且還規定士兵不得入城搶劫。用《三國志》的話說,諸葛亮的北伐軍是“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如此一來,三郡中的糧草財物也一直沒有轉入蜀兵之手。

與此同時,蜀兵北伐的腳步也慢了下來。連諸葛亮自己都在懷疑,三郡之“響應”可能有詐。所以他命令駐蜀軍步步紮營,謹慎推進。就這樣,便把寶貴的時間給浪費了。

《三國志》曾引《袁子》話:“蜀兵是輕銳部隊,且缺少良將。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疑慮中嘗試著行動的;況且想成就大事業的人不應該急功近利,所以面對三郡的‘響應’,諸葛亮並沒有乘勢挺進。”

有人問袁子:“你怎麼知道諸葛亮存在疑慮之心?”袁子回答:“諸葛亮剛出祁山時,緩慢而滯重,後來三郡轉降,諸葛亮卻沒有進兵。等到諸葛亮想戰鬥,而且表現出勇敢善戰的樣子後,三郡反而沒有趕快響應。這些都是諸葛亮疑心太重而造成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引《袁子》:蜀兵輕銳,良將少,亮始出,未知中國強弱,是以疑而嘗之;且大會者不求近功,所以不進也。曰:何以知其疑也?袁子曰:初出遲重,屯營重複,後轉降未進兵,欲戰,亮勇而能鬥,三郡反而不速應,此其疑徵也。

失街亭

有些事情,看起來似乎是好事情,但很有可能會變成壞事。比如:三郡之“響應”諸葛亮。

由於三郡之“響應”出乎諸葛亮意料,所以它擾亂了諸葛亮的進軍思路,滯緩了諸葛亮的進軍步伐。也就給曹魏方面留下了充裕的應對時間。

就在諸葛亮小心謹慎,一步一步慢慢前進的時候,曹叡已經迅速西鎮長安,且安排張郃前來###。

曹叡顯然已經知道,趙雲、鄧芝在箕谷一線僅僅是佯攻,真正的主力是從祁山攻出來的部隊。所以曹叡給張郃派了五萬人馬。

面對張郃的進逼,諸葛亮趕快命馬謖赴街亭進行阻擊。後來毛澤東在對諸葛亮的這種安排進行了批評,毛澤東認為:如此重大決戰,諸葛亮應該親臨前線進行指揮。

毛澤東的批評不可謂不透徹。曹魏派來了五萬人馬,且由能征慣戰的張郃率領,諸葛亮為什麼僅僅派出個先鋒官呢?

順著毛澤東的批評,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諸葛亮那時已經膽怯了。

史書上只記載了馬謖帶領先遣隊趕赴街亭,蜀漢其他人馬怎樣安置的,史書上卻並無半點記載。魏延此時在哪裡?吳壹此時又在哪裡?我們不得而知。曹魏境內,只有隴西郡遇到過蜀兵的小規模進攻,而且很快就撤退了。所以,蜀軍主力當時處於非戰鬥狀態。他們要麼是正在劫掠未“響應”之地的百姓,要麼就是正在準備撤回漢中。也就是說,諸葛亮派馬謖赴街亭,是要讓他掩護主力部隊後撤。

諸位可能有些疑惑:馬謖不是先鋒官嗎?怎麼又要負責斷後了呢?這隻能說明,諸葛亮認為情況緊迫,已經來不及派出斷後將領,只能就地將先鋒官轉為斷後官。

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諸葛亮特意吩咐馬謖:一定要在關卡要道佈防。這樣佈防的好處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也好撤退。只可惜諸葛亮沒有把這個好處告訴馬謖,結果導致後來馬謖理解錯了諸葛亮的意圖。

諸葛亮以為馬謖是自己的心腹,平時兩人交情甚篤,此時應該對自己的意圖心知肚明。可馬謖畢竟不是諸葛亮肚子裡的蛔蟲。你不告訴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