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要求救,一方要救人,救人的一方自然佔據著談判的主動權。所以,孫權在和談中占主導地位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江東和談”雖然救了劉備的命,但它卻將戰爭的勝果交到了孫權的手中,很不利於劉備的未來發展。從周瑜僅僅將油江口給劉備來看,荊州的土地分配權的確在孫權手中。劉備若想得到更多的荊州土地,只有向孫權去借才行。
對於劉備的東行見權,諸葛亮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他認為江東肯定有人想陷害劉備,所以建議劉備最好不要去。
如果不去見孫權,劉備該怎麼辦呢?是永遠困在油江口呢,還是不經孫權同意便堂而皇之去搶奪荊州呢?對此諸葛亮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意見。因為這裡面的情況太複雜了,諸葛亮只能提出擔憂,而無法提出新的發展措施。
。。
第九篇 荊州迷惘(2)
從劉備毅然赴江東的情形看,劉備既不願違背當初的協議,也不願困守油江口。所以他選擇了借地拓疆的發展模式。
應該說諸葛亮的猜測有一些合理的成分。周瑜和呂範(彭澤太守)都曾請示要扣留劉備。可以說,劉備見孫權具有很大的風險性。
後來周瑜手下的龐統投靠了劉備,劉備問龐統:“我聽說當初周瑜建議孫權要把我扣留起來,到底有沒有這回事呢?”龐統回答說“有”。劉備嘆息說:“我那時是情況危急,又有事相求,所以不得不前往,差點遭了周瑜的毒手啊!當時孔明勸我別去,他所擔憂的也就是這點。我那時在想,孫權重點防禦北方,應該以我為援,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就去了江東。現在想想這招實在太險,算不得萬全之計呀。”
(《江表傳》曰:先主與統從容宴語,問曰:“卿為周公瑾功曹,孤到吳,聞此人密有白事,勸仲謀相留,有之乎?在君為君,卿其無隱。”統對曰:“有之。”備嘆息曰:“孤時危急,當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時孔明諫孤莫行,其意獨篤,亦慮此也。孤以仲謀所防在北,當賴孤為援,故決意不疑。此誠出於險塗,非萬全之計也。”)
不過劉備的運氣也的確不錯。孫權不僅沒有聽從周瑜、呂範的建議,反而採納了魯肅的建議,答應借給劉備土地。
(《三國志。周瑜傳》: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治公安。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權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攬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
(《三國志。魯肅傳》:漢晉春秋曰:呂範勸留備,肅曰:“不可。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權即從之。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
從東吳的長遠利益看,魯肅的建議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孫權的主力部隊正在和曹軍激戰,容不得後方出半點差池。假如孫權真的扣留了劉備,那麼關羽、張飛只要稍微騷擾一下孫權的後方,前方的周瑜就有可能被曹仁擊垮。
再來反觀劉備的舉措,可以發現他不愧是一個非常有氣魄的政治家。一方面他出於維護孫劉聯盟的戰略出發,沒有去硬搶荊州之地;另一方面他又敢於冒險去江東借地。難怪他最終獲得了三分天下之中的一席之位。
得到了孫權借地的許可,劉備便表奏劉表的兒子劉琦為荊州牧,然後打著劉琦的旗號開始進行擴張。佔領了江南荊州轄地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在佔領江南四郡後,劉琦不失時機地死了。於是劉備便自領荊州牧,並將劉琦手裡的幾萬兵馬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一來,劉備便得到了荊州的大部分疆土。曹操在荊州地區僅控制南陽,孫權則只控制著南郡、夷陵,以及江夏的部分土地。
雖然劉備得到了荊州的大部分土地,但他的這些收穫卻是在孫權答應借土地的條件下完成的。所以,整個荊州仍然是屬於“借”來的。
(二)孫權嫁妹
當然,儘管這荊州是孫權借給劉備的,但如果劉備真的賴賬的話,孫權也暫時拿他沒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