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年,法正去世,劉巴接任尚書令一職。後來劉備稱帝,劉巴也沒敢提出反對意見,而且還負責起草了所有相關的文誥策命。

章武二年,劉巴去世。是戰死於討吳戰爭中,還是死於疾病,史書並無記載。

(《三國志。劉巴傳》: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巴為尚書,後代法正為尚書令。)

(《三國志。劉巴傳》引《零陵先賢傳》:是時中夏人情未一,聞備在蜀,四方延頸。而備銳意欲即真,巴以為如此示天下不廣,且欲緩之。與主簿雍茂諫備,備以他事殺茂,由是遠人不復至矣。)

(《三國志。劉巴傳》:躬履清儉,不治產業,又自以歸附非素,懼見猜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先主稱尊號,昭告於皇天上帝后土神祇,凡諸文誥策命,皆巴所作也。章武二年卒。卒後,魏尚書僕射陳群與丞相諸葛亮書,問巴訊息,稱曰劉君子初,甚敬重焉。)

(四)馬良

馬良是襄陽人,早年就和諸葛亮相識。馬良曾稱諸葛亮為“尊兄”。裴松之認為,此二人要麼是結拜兄弟,要麼是親戚。

諸葛亮奉命開往益州,馬良留駐在荊州。得知雒城被攻破,馬良高興地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鼓勵他在新的征程中大展宏圖。

馬良被劉備闢為左將軍掾後,奉命出使東吳。馬良對諸葛亮表示,自己一定好好表現,爭取做一個出色的和平大使。

諸葛亮說,那你就自己起草一份出使文書吧。

第十二篇 工作夥伴(5)

馬良果然起草了一份文辭華麗的文書。據說還得到了孫權的欣賞。

遺憾的是,馬良的出使並沒有取得什麼好的成果。而且對於孫權的戰略改變,他也缺乏絲毫的敏感度。實際上,孫權把他給耍了。孫權表面上很敬重他,暗地裡卻抓緊時間部署襲擊荊州的工作。可以說,諸葛亮的這個兄弟,能力的確不怎麼樣。

劉備稱帝后,以馬良為侍中。劉備東征,派馬良去收買五溪蠻夷部落,蠻夷統帥均接受了劉備的印號。只可惜這些蠻夷都是烏合之眾,很輕易就被東吳郡隊打敗。而且馬良也遇害身死了。

(《三國志。馬良傳》:馬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也。兄弟五人,並有才名,鄉里為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稱之。先主領荊州,闢為從事。及先主入蜀,諸葛亮亦從後往,良留荊州,與亮書曰:“聞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見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閒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之聲,並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絃之至,牙、曠之調也。雖非鍾期,敢不擊節!”先主闢良為左將軍掾。

後遣使吳,良謂亮曰:“今銜國命,協穆二家,幸為良介於孫將軍。”亮曰:“君試自為文。”良即為草曰:“寡君遣掾馬良通聘繼好,以紹昆吾、豕韋之勳。其人吉士,荊楚之令,鮮于造次之華,而有克終之美,原降心存納,以慰將命。”權敬待之。

先主稱尊號,以良為侍中。及東征吳,遣良入武陵招納五溪蠻夷,蠻夷渠帥皆受印號,鹹如意指。會先主敗績於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為騎都尉。)

(五)楊洪

楊洪,曾在劉璋手下任職。劉璋投降後,楊洪做了李嚴的部下。楊洪和李嚴有些小矛盾,但李嚴並不為難他,而且還給他尋找新的出路,推薦他做了蜀部從事。就這樣,楊洪有了和諸葛亮打交道的機會。

楊洪和諸葛亮一見如故,從此關係越來越密切。諸葛亮遇到什麼疑難問題,往往都會請楊洪幫他出主意。

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傳急書讓諸葛亮發兵。收到劉備的急書,諸葛亮竟然沒有馬上執行,他甚至還有了抗拒命令的想法。那時諸葛亮的職務是軍事將軍,署劉備之府事。劉備外出時,諸葛亮負責“足食足兵”。也許當時成都城裡本來就缺兵,城內治安力量匱乏,外派軍隊恐怕會引起後方混亂。而且即使漢中戰役贏得勝利,主要的功績也算不到諸葛亮的頭上。當時漢中戰役的第一謀士是法正,而法正是諸葛亮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此時出兵,相當於是在幫法正的忙啊。沒準不出兵也能打贏這場戰役呢?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後方的工作績效受到影響該由誰來負責呢? 那麼,到底是出兵,還是不出兵呢?諸葛亮在這個問題上思考了很長時間。後來他實在拿不定主意,便去找楊洪商量。

楊洪位諸葛亮分析說:“漢中是益州的咽喉,決定著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