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亙古不變的真理。這才入夜,不過傍晚時分,繁忙了一天的首都人民都開始慢慢的度著步子走在街上。或三三兩兩的聚在一個小店鋪裡聊一天的所見所聞,又或者三五成群的相邀去酒吧聊天喝酒,反正沒有熬到宵禁時間,這些人是不會回去睡覺的。
貔貅的車剛剛轉上長安街,迎面而來的卻是一支人數眾多的遊行隊伍。
在這些人裡,年輕人佔據了絕大多數。而這些年輕人又多以大學生為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紅色計劃”裡,首都的所有高校學生都沒有參與。其實按照首都參謀部的計劃,高校大學生也是屬於“難民”一種的,但是年輕人就是擁有那種“大無畏”的情懷,他們不是以“學生兵”的名義要求留下就是說已經擁有首都戶口,是首都人民,必須死守最後到最後一刻。於是,真正離開首都的大學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不得不佩服這些毫不畏死的年輕人。他們迂腐,卻不失可愛。正是有了他們,中華幾百萬大軍的連續作戰才有了堅實的後勤保障。而在這些大學生中,有很多是來自各地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的身份是地地道道的學生兵。他們是在各地的高校被徵召入伍,然後派到首都來的。在初期的作戰中,這些年輕人的熱血為“紅色計劃”的順利展開開了一個良好的頭,但是後續作戰中,年輕人在熱血後的怯懦顯現了出來,所以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