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部分

的,上邊直接用的是“嘉寧公主印”,宣慶帝道借她用用,看她能不能把這事談妥。

宣慶帝知會過山東省各衙大佬,也沒落下孔府的份,宣慶帝就是想看看,有了這些孟約能不能完成她的目標。孟約也算謀定而後動,先打聽了孔家女孩子的受教育情況,再遞帖子登門。

進得孔府書院,孟約被引至後園,園中有幾人正在烹茶,爐中香菸嫋嫋,遠處還有琴聲幽幽,又雅又靜,在炎熱未散的秋日叫人心中無端生出清涼來。當中坐的是一名年約四十左右的中年人,看著同孟老爺的年歲應當是差不多的,與她引見眾人的是孔府書院的院長孔傳銘,道是孔家旁系子弟:“這是蘭堂先生。”

可別指望孟約背過家譜族譜,這是門閥世貴家子女的必修課,然而她是土豪千金呀。所以,孟約只依禮問候,並不知道她面前的到底是誰。

蘭堂先生和和氣氣地口稱殿下,請她坐下,孟約忙擺手:“快別稱殿下,大家都愛叫我阿孟,先生也這麼喚我便是。”

蘭堂先生也不堅持,便問她來意為何。

孟約:咦,你這樣直來直去的,我是不是也不該繞彎子,應該直接開啟天窗說亮話?

(注:蘭堂先生就不說明到底是孔家哪一世了,左右架空的明朝,大家隨便看看,切勿細究)

第四六三章 一婦當關,萬夫莫開

不管是蘭堂先生還是另外幾位孔家人,都並不像孟約想象中那樣頑固不化,她提出自己的想法時,沒誰急於反對或贊同,而是沉思。孟約起先有點擔憂,但很快明白過來,他們是在認真思索這事的可行與否,而不是隻憑個人主觀或其他直接判定。

“阿孟姑娘似乎一直致力於此,可否容老夫問一句為何?”蘭堂先生問話的聲音很柔和,似乎只是好奇。

孟約想了想,答道:“我書念得不是很到家,引經據典我也不擅長,也不敢到諸位面班門弄斧,便仍是直白地說罷。”

她這樣光棍地承認自己沒文化,幾位孔家人還能怎麼說,自然是含笑鼓勵她往下講嘍。

“據我所見,大明一直很著重消除地域歧視,杜絕民族歧視,還有徹底根除對身體殘疾,智力障礙者的歧視以及階層與階層之間的歧視。這些,全天下的有識之士都在為之努力,那麼為什麼從來沒有人關注性別歧視呢。或許在諸位看這是不存在的,因為大明的女性地位,已經可以說遠邁漢唐魏晉,可以自由地走出家門,連律法也很尊重女性,為女性立法,保護她們,愛護她們,但是……”孟約說到這裡略有點喉嚨發澀,她昨天之所以跟王醴說“希望有一天”那樣一番話,是因為長江書院裡有女孩子問過她類似的問題。

“但是,女孩子們還是能深深感受到這種歧視。”

長江書院有幾個女孩子,在術數和工科方面非常有天賦,她們去南山書院交流的時候還很受歡迎,南山書院的師長也很喜歡她們。但是,但她們提出,想要去南山書院繼續學習術數和工科時,收到的只有拒絕與遺憾。她們的父母家人都勸她們好好在長江書院“學點女孩子應該學的東西”,就這樣還已經是所有人極盡溫柔之後的對待,若是不溫柔,恐怕加諸在她們身上的,便是許許多多汙言穢語。

“即使如此,她們還是很傷心,因為她們已經從周圍人的態度中知道,不管她們有沒有天賦,不管她們學成後能做什麼樣的貢獻,她們都會同樣被拒之門外,因為她們是女孩子,而不是兒郎。”孟約端起茶喝半盞後,仍沒停下,“事實上,真要追根究底的話,我是不想將來自己有個女兒,也會遭受這樣的對待。既然連太祖都說,女孩子值得這世間用最大的溫柔去關愛,那為什麼不能再多愛一點呢。”

蘭堂先生聽罷,看孟約時眼神更加柔和了幾分,順手還為她添滿茶盞:“人常道醫者父母心,傳道授業者亦當有父母之心。”

“先生這樣說,是願意讓孔府書院招收女學員嗎?”孟約睜圓眼睛,她不敢相信能這麼順利。

“阿孟姑娘也要看到,女孩子的清譽依然被擺在首位,因此,便是要招收,也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既然是要做好事,那就得做到盡善盡美,不要讓好事變成壞事。

孟約:我上大學時,一個女宿舍樓大媽就能一婦當關,萬夫莫開。

“可以不住宿,就近招收,女孩子外宿確實不方便。”孟約覺得,目前這階段,能做到這樣就可以。

“這樣罷,先叫我們孔家的女孩子入學。”

“伯父……”

蘭堂先生擺擺手:“傳銘去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