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衙門問話,在街面上問問就得。”常味園裡來買零嘴的土著們不免對剛才的陣仗發表言辭。
“就是新官上任也一般不這樣,因此我猜還連帶著什麼其他案子,必是大案,不然不會這樣小心謹慎。咱們還是別多說,等案子破了怎麼談都不要緊,還是破案重要,咱們別擾了視聽,驚了兇犯。”
“說實話,你們覺不覺得今天這場景有點眼熟。”
“你不說我還不覺得,你一說還真有點,沒道理啊,我上哪兒眼熟這樣的殺人現場去?”
在其他人都還在琢磨的時候,正在啃地瓜乾的孟約忽然咬到了自己的手,咬到手的瞬間跳著腳甩手,卻沒呼痛,而是滿腦子迴圈著一句話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就在孟約腦內刷屏的時候,忽然有人猛地一擊掌,大叫道:“《緝兇錄》。”
孟約:陳恂巨巨救命!
《緝兇錄》第六場戲的案子取自應天府“鬧市兇殺案”卷宗,是個陳年舊案,十分經典,參與辦案的人員曾被一重一重,層層迭出的謎團所迷惑,一次又一次查錯方向。如果不是當年辦理此案的應天府知府是個極精細的人,只怕這案子不是成懸案,就是成怨假錯案,也幸是有個那樣處處留心留意的知府,不然兇手還會再次犯案。
那個案件的兇手被抓時,已經找到下一個目標,並且已然籌劃好,只等時機合適時動手。
鬧市兇殺案的卷宗,孟約曾特地請陳恂看過,兇手的所有供述並審案過程,經陳恂細細推導後,很巧妙地把犯罪心學插入其中。除犯罪心學,還帶了一點由孟約傾情提供的“演繹”微表情,當時陳恂對這個“天馬行空”的構思極為讚賞,還說打算回頭好好研究研究,也不知道研究出什麼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