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部分

“我就是不想這樣啊,我爹這麼疼我,總感覺無以為報,若連天天叫他見著我都不能,便會讓我覺得我這女兒白當了。”雖然在阿出世後,她在孟老爺那裡江湖地位略有下降,但孟老爺從來不負女控桂冠。

“難怪那群院士們私下總說該生個如阿孟姑娘一樣的女兒留在身邊一輩子,我現在能理解了。”蕭啟這輩子浪到現在,雖成了家,卻還沒孩子,跟妻子倆人遊歷山川遍嘗美食,日子倒也過得十分痛快。

孟約:是,因為這個,我都想要畫個單行本了,主題就是對,我就是來騙你生女兒的。

“今兒做一道梅菜扣肉吧,記得幼年,每當年節或生辰時,家母就會親自下廚做梅菜扣肉。不止做菜,還會給我們做梅菜扣肉包子,都道這道菜蒸了才正宗,家母做來卻是先煮後蒸,更入味,也更有家的味道。”蕭啟說著,選一塊上好五花肉,一切四塊,冷水下鍋燉煮,鍋里加蔥薑蒜和少許黃酒,中間把蔥薑蒜撈出,避免煮爛,“這樣一來,煮肉的湯還能留著用,做面或做湯都能用得上。”

肉煮到筷子能輕鬆扎透便算好了,取出來,用封缸酒醬油和少許白糖調勻,肉皮在醬料裡醃一醃,醃到肉皮上色,拿出來風乾,再上第二道,如此反覆三遍才算完。這時坐油鍋,將處理好的五花肉放進去,肉皮朝上炸到表皮呈棗紅色取出扔進事先準備好的涼水鍋裡,這樣肉皮才會呈常見的虎皮狀。

梅乾菜怕有沙,先在水裡揉搓一遍撈出再用水漂兩遍,拿肉湯略泡一泡,上鍋下油入,梅乾菜帶湯一起下去,翻炒片刻。喜食辣的這時可以加入幹辣椒碎加少許醬油冰糖調味,鹽就不必再加了,梅乾菜夠鹹,醬油也鹹。這時從涼水裡把泡好的扣肉取出來切開,只切肉不切破皮,這樣回頭好擺盤。燉到扣肉入味湯汁略收幹後盛出,肉皮朝放碗裡,梅乾菜澆在肉上,梅菜扣肉就算做好了,這時只差最後一個步驟上鍋蒸。

“方才放了很多梅乾菜,餘下的邊角料也在裡邊,這就能用來包梅乾菜肉包,不過得額外加油,不然會很乾。”一碗梅乾菜扣肉的餡料,蕭啟直接下了兩大勺油,炒菜的那種勺。

調好後放進冰窖裡略凍一下再拿出來包包子,廚子幫忙發好了面,包包子也不用蕭啟動手。北方的廚子做包子,那都是一把好手,要幾個褶就幾個褶,包出來的包子又好看又白胖。

包子二次發酵後蒸出來一個個圓圓胖胖,裡邊的餡油潤多汁,鹹味恰好,噴香可口:“有一種很特殊的香氣。”

“封缸酒的香氣,炸扣肉各地做法不一,各有各的長處,封缸酒在其香,且去腥解膩提味,較之其他做法,我更推崇在醬油中加封缸酒。”蕭啟說著,將蒸梅乾菜扣肉的蒸籠從蒸鍋上挪到保溫的灶上。

共蒸了四碗,蕭啟留了一碗給廚房嘗味,孟約自然也伸筷子嚐了一口。肉質肥美,香味醇厚,封缸酒的香氣絕對是最好的綠葉,在與肉和梅乾菜的完美交融中承擔了最佳配角的角色,吃下去讓禁不住發出滿足的讚歎:“吃到肉的人生,果然會更圓滿一些啊!”

何況,是蕭廚王做的梅菜扣肉,做法看似很平平無奇,就連蕭啟自己都說不是正統的梅菜扣肉做法,只不過是因帶著家的滋味,所以才獨特。但孟約吃著,依然感覺,蕭啟的廚藝出神入化,這是一道說不出哪裡好吃,但吃到胃裡,人生都會變得圓滿起來的菜。

孟約:嗯,決定了,《菊下樓》的第三本就是梅菜扣肉專場,名字可以叫最強梅菜扣肉。

在畫最強扣肉之前,孟約得先把第二個繪本的線稿描出來,《菊下樓》的第二個繪本講的是太祖進入風雨飄搖中的菊下樓,擔負起振興菊下樓的任務。太祖做為一個征服過世界又託生過女身的狠角色,當然不會走尋常套路了,即使條件所限,他也絕對不會以蛋炒飯這樣的食物做為開端的,所以他用廚藝征服世界是從魚面開始的。

菊下樓就在港口,最多最容易取得也最新鮮便宜的就是魚,這是孟約和蕭啟商量的結果。

在孟約琢磨怎麼畫《菊下樓》第二本時,南京城裡的宮牆內,御書房裡,內閣與吏部官員正在就官員升遷任免進行奏對。王醴在其中不算顯眼的,畢竟王醴治理地方的成績有目共睹,要把他升調回南京本就在情理之中,不升調才顯眼呢。

而升調的一干名單裡,最顯眼的是葉慎章。

#是的沒錯,我今天吃了梅乾菜扣肉,所以寫了梅乾菜扣肉#

第三六四章 淚流不止,兩眼通紅

葉慎章到地方,任憑怎麼算也不足三年,那就免不了讓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