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咱家親戚不多,住得近了,能常來常往才好。”孟約話是這麼說,卻有點擔心,女神太太什麼都好,女神太太的家人或許也都是好的。但孟老爺身家鉅富,又只有個獨女,且沒有續絃的想法,但凡心思多點的都會要動腦筋。孟約倒不怕失錢財,她是怕孟老爺將來難過。

孟老爺並不知道孟約在擔心這個,如果知道只會笑她想太多,孟家作為士族已然沒落,資財卻並不缺。比孟老爺可能差點意思,但也不至於眼紅而起歪心:“是啊,若是你外祖家也能遷到京城就好了,回頭我們再訪訪,有得宜的宅院買下來,要比鄰而居日日相親才好。”

“嗯,那便待我們上京安頓下來再訪。”先看看上門的親戚是個什麼門風,要真是好的,住一個屋簷下都可以。

“年後便要上京去,日日同年年一道玩的那些小姑娘,年年也要好好同她們作別。隔個一年兩年,咱們還回,到時還能一起玩,所以也不要太難過。”如果說去京城做官,有什麼讓孟老爺覺得不妥的,那就是要讓孟約離開那些她從小玩耍到大的閨中好友。

正因沒什麼情誼能相伴一世,才需在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待失去再留戀,再念念不忘,便只能叫作自己不放過自己。

孟約和小美人們相交的時間不算長,可也真心很喜歡這些小姑娘們,沒什麼勾心鬥角,比釵環首飾,父親兄弟,反而一團和氣,可愛得緊。孟約一想起小美人們會流淚給她看,便生出不捨來,這不是現代,相隔千里打個飛的想見就能見,這是閨閣一經別,再見夢魂中古代啊!

注:山陽縣古屬淮安府,也就是現在的江蘇連雲港一帶,孟約的外祖家也在淮安府,明朝時期沒有淮南這個地名,本文裡的淮南指淮安府以南。我方向感不佳,印象裡古稱海西縣今稱灌南縣的縣城是連雲港南邊,如果有誤,誠請指正。

(接下來兩三章內就要去南京啦~)

第二十八章 盞中一點餘酒

時近年底,孟約想著又是離別在即,又是年節,得厚厚給小美人們備年禮。往年都是閨中小姐妹之間送些帕子簪子小零嘴,但今年,孟約想好好給小美人們送,至少要送出穿越者的“風采”來。

雖則她喊一整年“臘肉這麼多,怎麼吃得完”,其實到仲秋節時就已經差不多送完吃完,因而,今年孟約依然叫薰許多臘肉。

除臘肉外,孟約從來往的海商那裡得知海西有番邦來的琉璃工匠,求著孟老爺給她尋兩名琉璃工匠來。這時的琉璃已經很接近現代玻璃的淨度的透明度,時下人人追捧的正是那種透明度高顏色近乎於無的玻璃器皿。而且凡富裕些的人家,都能用得上玻璃窗,只是氣泡顏色和牢固度上還遜色於各種現代玻璃。

和工匠溝透過後,孟約在第一場雪落下來時,得到了像花瓣一樣,有著天然漸變色的琉璃杯盞。送給每個小美人的式樣都不同,嫩黃的臘梅,深粉的海棠,乳白漸變至透明色的玉蘭花,月季、水仙、薔薇、蓮花,不僅顏色做得與花本身一樣,小杯小盞的形狀也如同綻開的花朵一般。

總共二十二套酒具,孟約自己一套,並遠在湖廣道的陳蕙容一套,小美人們一人一套。這樣脆弱的年禮,孟約可不敢和臘肉點心乾貨布匹一塊送,而是專門下帖子,請小美人們一道去賞雪。

“就阿孟喜歡大冬天出門,看到雪和冰稜子能高興得蹦三尺高。”許妍捧著手爐,縮在軟乎乎圍脖裡。

姚青和許妍一樣,身上都穿著孟家今年新出的羊毛料長襖,手裡捧著暖手爐,厚厚地把自己裹住:“因怕我們不同她冬日出門賞雪,還特地早早送我們羊毛料子呢。”

“羊毛料子是更暖和些。”

“是啊,我祖母連褥子都換了羊毛料。”

“阿孟來了。”

孟約來得很早,不過嘴上說怕冷,卻因在家裡窩太久悶得慌的小美人們來得更早。馮媽媽指揮侍女小廝們擺桌,江邊有塊提前用毛氈圍好的地,地面也事先費了大心思鋪好,脫去鞋踩在地毯上,卻是暖的。

“今日擺這麼大陣仗,阿孟是想做什麼,莫非稍後會有個誰家少年現身於此?”

才來的小美人不明所以,聽一耳朵便驚訝地問:“阿孟訂了誰家少年,我媽還說要我問問阿孟,看不看得上我大兄呢。”

“看不上看不上,必定看不上,你家大兄你自己留著,阿孟才不嫁你那個木頭胎石頭心一般的大兄呢。”

“不過是把你擲旁人的帕子扔了,只把裹在帕子裡點心吃掉,你用得著記到現在。再說,你如今能成,還得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