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你想學為師同他說一聲。”
孟約:謝謝,一點都不想,我壓根不知道還有這意思。
“只是偶爾看到這首詩,覺很喜歡,才用的,並不想學琴,我能把畫和治印學好,便很感滿足。”孟約真不想給自己找那麼多業餘愛好,光畫畫治印她就覺得自己成天好忙,再學琴豈不是會更忙。
“《月籠水晶宮》便留在這,待為師裝裱好賞玩幾月再給你。”呂擷英覺得徒弟大作委實美得很,不找人顯擺顯擺多寂寞,呂擷英眨眼就想好給哪些人下帖子,一邊琢磨一邊交代孟約,“春日花好,不若再繪個百花譜什麼的。”
“我想畫人物。”
“也可。”
給徒弟略略揚點名,婚嫁上也好抬高一點,“才女”二字,但凡是真有才華而不是虛名的,都很抬身份。光憑《月籠水晶宮》,孟約已經不負才女之名,雖然孟約從不覺得她能和“才女”倆字搭上邊。
呂擷英要做,當然會做得不著痕跡,很自然而然地引入人眼中,如春風化雨一般灑進人印象中。畢竟,對孟約來說,名聲太盛也不是好事,要恰如雨後湖山濃淡得宜,又似春風拂面般不冷不熱。
在呂擷英興起給徒弟揚名的念頭時,有兩件事關劇情的事在孟約身邊悄然無聲地發生者葉慎章遷居常府橋,榮氏女和離返閨閣。
第四十八章 強行路人轉死粉
(咳,我搞錯了時間,那個推薦是從5月6號開始的~所以,三更會在5月6號開始,而且不是一週,是678號這三天~所以今天還是單更……別打我,要打也別打臉,人家還要靠臉吃飯呢……)
從本質上來說,女主和男主是一樣的人,不論身在什麼樣的境況裡,都能流露出一身風雅高致來。
孟約拜在呂擷英門下這麼些日子,送禮從來沒新意,一貫實在又質樸。呂擷英愛她這樣,盧昆閬也覺得孟約這樣的徒弟,是全天下徒弟中的一股清流,便都是嘴上說“別老送臘肉”,卻甚喜她這作派的。
待到榮意登門,瞧瞧人家帶來的是什麼,開得極爛漫的一棒山桃花,而且人家也沒失了禮數,該備的禮都足足的。雖然只是以“求學”為名,但禮一點不失。
“又見到阿孟了。”榮意看孟約,總似看到從前的自己,這個從前,大約也就是去年的樣子。
孟約不是很擅長跟女主這樣畫風的名門淑女打照面,呂擷英盧昆閬也出身世家名門,但他們的畫風很接地氣呀,所以她得另外開闢交流方式:“不想又見的,先生原來誇我天賦好,可一聽阿意要來,先生便恨不得扔我出門牆。”
她這似嗔還嬌的話,把榮意逗得不由失笑:“是我的過失,不該這麼好。”
孟約本來還要嗔怪兩句的,但榮意一笑,滿室生芳,孟約就再嗔怪不起來美人合該有特權。又美又有才華,性情還好得像榮意一樣,就更該享有特權了。
行行行,你美你有理!
三人進入畫室,榮意一眼便被牆上掛著的那幅《月籠水晶宮》吸引住,才裱好的畫還帶著漿糊和新布的氣味,紅木框架還帶著木香和生漆味:“好一座令人驀然神清的水晶宮,人道躍然紙上,如臨其境,不外如是。晶瑩剔月華,皎皎照流光,阿孟,這如何畫出來的?”
因上邊不是呂擷英字跡,卻是呂擷英親裱的,除孟約還有誰能叫呂擷英動手裱畫。榮意不必問“撫長離”是誰,便知畫是孟約所繪,榮意並非善意吹捧,而是真的很欣賞孟約令人耳目一新的繪畫技法。
孟約:好吧,被女主誇獎真令人開心。
“不難的,你來我畫給你看啊。”
只看榮意三言兩語就把徒弟哄得暈暈乎乎,呂擷英便知,像自家徒弟這樣的小女兒家,當真需得好好為她尋個妥帖人家,好周全她一世安穩。不然,誰都能幾言幾語把她糊弄過去,想想還真挺叫人糟心的。
即使是這樣,呂擷英仍然不希望徒弟有朝一日,被光陰磨平稜角,洗淨天真。
榮意貌美才高不是空名,孟約繪《月籠水晶宮》的技法確實很新奇,但並不算難,榮意屬於一點就通,一通百竅都通的。她也不刻意藏拙,只誠懇向孟約道謝:“古人常道一字之師,阿孟是我一畫之師,日後阿孟若再琢磨出什麼技法,定再來求教,阿孟不要嫌我偷師才好。”
雖然剛才是孟約在將自己的技法教給榮意,事實上,是榮意幫助孟約一起完善了她剛剛琢磨出來不久的技法。孟約又不是真那麼傻白甜,人情世故她也通的,做人恰到好處到榮意這份上,孟約只剩下一句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