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禮不知道南京現在怎麼個情況,所以真當孟約思夫心切,也沒強留。等回到仰園,問了問南京如今現狀,楊廷禮就恨不得去譙郡把孟約給追回來。
“罷了,小姑娘家家的,想必問題多得是,答案卻是一個沒有。”
不得不說,這才是真相呢。
孟約與孟老爺自回譙郡去,朱既彰和朱載宥叔侄倆卻得留在南京過年,宣慶帝與蕭皇后看到朱載宥還好,怎麼看都還是自家傻胖兒子,看朱既彰卻不同。從前還只能說是少年郎,如今卻看著是個穩穩妥妥的青年人,眉宇間浮躁盡去,令宣慶帝與蕭皇后深感無限唏噓。
“阿彰吶,往年,為兄總問你的問題,如今再問你一遍,可想好要做什麼了?”
“願為國朝解遷丁之憂。”
宣慶帝聽罷,與蕭皇后相視而笑,笑容裡滿是無限寬慰:“此乃國之要務,朕不能輕許,且去與內閣陳文罷。”
朱既彰從前要聽到去內閣陳文什麼的,肯定一避十萬八千里,如今卻不再拒絕,反而像是有許多話想要去內閣,與內閣諸公細細分說的樣子:“阿兄,十幾年來,我讓你和嫂子費心了。”
蕭皇后一聽眼淚就落下來,想的不是朱既彰現在多能耐,而是一個從前那樣肩上沒一點擔子,傻吃傻玩傻樂的孩子,如今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得吃了多少苦,看了多少人世悲歡。如果可以啊,真希望他們一輩子都不用吃這苦長這些見識,但雛鳥總要高飛,困在籠中如何能歡暢:“我與你阿兄,雖然盼你長進,但更盼你康健快樂,不管如何,別把自己繃太緊。阿彰,對自己好一點,還有就是……該思量著娶誰家女子啦。”
朱既彰:嫂子,不說這個,我們還能繼續愉快地聊天。
“看來是還沒思量過,慢慢想著吧,世間好女子這樣多,總有個能讓阿彰怦然心動的。”蕭皇后也不催促,左右才址十幾歲,且還不必急呢。
“不拘門第出身,阿彰心儀即可。”宣慶帝是想,走南闖北,難免遇到個出身門第遜色一點的。時下高娶低嫁成風,皇子王孫委實挺難找著應風的,遂乾脆放寬了選,不必拘著。
朱載宥:我也很辛苦,也很努力,也有改變啊,為什麼……我難道是空氣嗎?
“可惜沒能把阿孟留一留,不然正該尋她道謝,那麼……阿宥呢,在亳州可有所獲?”再不關注傻胖兒子,傻胖兒子就要開始胡思亂想了,也許其實不該讓傻胖兒子和孟約湊一塊,本來就容易天馬行空般胡思亂想,現如今恐怕是更長於此道了吧。
朱載宥完全不負帝后所期望的那樣,更加長於胡思亂想天馬行空,他已經開始腦補各種倫理大戲。
宣慶帝:孟不約真是好樣的!
孟約在去亳州的機車上,一點什麼感應到什麼,正痛痛快快地吃用薄薄的皮卷著玫瑰鴨脯和各式小料當晚飯吃。孟老爺則在吃幹炸雲吞,湯的不好帶,幹炸的卻好帶,又酥又鮮:“還是得想想怎麼改善蒸汽機車上的便餐,現在太簡陋了點。”
孟約:這還能怎麼弄,就是現代火車上的飯菜也一樣僅能填飽肚子,完全不能要求有多美味。
做為一個見多識廣的穿越者,孟約覺得沒必要在這上邊浪費工夫。
然而,一個充滿美食的國度裡,每個人都有一顆永遠也無法停止燃燒熱愛的心能吃飽的下一步,理所當然是怎麼吃好啦!
第二七八章 也曾作別,也曾歸來
往亳州的蒸汽機車上,許多人聚在一節車廂裡討論了一路怎麼吃好,開始只有孟老爺和孟約說,也不只誰最先湊上來的,慢慢就成了整節車廂的討論。還有乘客想擠過來,不過一個車廂就能擠進這麼些人,不過也不妨礙大傢伙私下交流如何吃好這個問題。
一路集思廣議,還真有不少收穫。
到亳州站時,父女倆下車,車站上有賣包子饅頭豆漿的攤子。孟老爺上前肉的素的各買幾個,北方的面發得和南方就是不一樣,更筋道結實一些,南方的面則發得更柔軟蓬鬆。孟老爺自然是更愛吃北方的包子,再打上一碗豆漿,別提吃得多好了。
“咦,爹,我覺得不如直接在車站售賣當地的各色美食,比如南京站,就可以讓合意樓在車站裡弄間鋪面。到亳州包子面洛陽水席和燉菜什麼的,都可以招呼上來嘛,這樣一來……將來就為吃各地美食,也會有人不遠萬里吧。”在現代,就有熱愛美食的人打飛的,去各地吃米其林餐廳的。不說米其林餐廳,孟約自己都幹過為吃火鍋跑成都,為吃炸醬麵去北京的事,高鐵越到後來越快到飛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