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的可能,他們對大順的天威遠播非常自信得意,認為天下軍隊沒有能對大順軍隊構成威脅的。二則,損失的兩萬人原本就是沿路降兵與流民,有何足惜。

事雖發生,策略卻沒有任何改變。李自成與牛金星、宋獻策議定,依舊招降吳三桂。

李自成對吳襄、陳圓圓事件造成的惡果根本沒有認識到其嚴重性。

陳圓圓依舊在李自成老營“休養”。對吳三桂的驟然大變,李自成更是一無所知。李自成與牛宋二人的解釋是:關寧軍多遼東人,奪山海關無非是想家。如同我們想回陝西一樣,沒什麼事!大順天朝,他吳三桂不投降,難道還會天有二日不成?

於是,一場居高臨下而又盲人瞎馬的招撫開始了。

首先是牛金星揮動大筆,以吳裹的口氣寫了一封勸降書。

這封信由吳襄抄了以後,委派明朝降將唐通帶書前往山海關招降。

唐通與吳三桂有舊,自以為此行必告成功。於是帶領三千兵馬,賞銀四萬兩,封吳三桂為侯爵的桂冠,並帶家書一封,招搖過市,向山海關揚威而來,伊然與天子欽差相差無幾。

當吳三桂接到通知後,想了一下便立即命會大開城門迎接。

唐通將三千兵馬駐紮安頓於城外,只率隨從抬著餉糧、冠服,逍遙入城。

吳三桂將他迎到帥府坐定。

“唐將軍別來無恙?”吳三桂拱手相問。

“吳將軍何必客氣,你我舊交,當言知心。”

“那是自然,唐將軍有話請講吧!”

“我今奉大順王命而來,帶四萬兩銀賞犒吳關寧鐵騎,封將軍為通侯,勸將軍歸順李闖王,另外,我亦帶來伯父家書一封,先請將軍過目。”

唐通言罷,身旁隨員從小匣中取出書信,雙手捧到吳三桂面前。

吳三桂不動聲色,開啟書信。

他一看字跡倒真是父親手筆,但細一讀品,發現文句絕非父親所喜歡的直白句,而是文辭流暢,斷定是別人代筆,自那封家書情況失實後,吳三桂對父親書信情感的份量突然覺得變輕了。

他的臉色似乎不好,那封“家書”是這樣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