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只受傷的獅子的吼聲的人才能想像得出的喊叫:

“李自成——!劉宗敏——!”

一刀劈下,書案即一聲巨響被從中劈開。

眾將聞聲,譁然聚來……吳三桂只覺嗓子眼兒發甜,一口鮮血吐了出來,蹌踉幾步躺倒在地上。

眾將紛紛圍上來:

屋子裡一片慌亂。

良久,吳三桂才悠悠醒來,他沒有滴一滴眼淚,但眼珠紅絲遍佈,血充瞳仁,他見眾將圍在自己身邊,向他們揮一揮手:

“各回營帳,容我思慮片刻,兩個時辰後大帳議事”。

“那將軍您……”

“我沒事!”

眾將紛紛走了。

吳三桂閉眼沉思:怎麼辦?進,李自成軍已駐山海關。退,往哪裡退?投降李自成?不,絕不能!我的圓圓,我的愛妾,我的美人,當初我為什麼沒把你帶上隨軍出征,為什麼讓你孤零零的一個人獨守家門,如今賊人進入京城,圓圓已身陷魔爪,被李自成蹂躪,她那嬌弱之軀,怎禁得住這幫賊人的踐踏,李自成,劉宗敏,你們這幫豬狗!

吳三桂由陳圓圓發展到對李自成大軍的全面仇恨,奪我愛妾——刑我家父——籍我家產——毀我皇室——逼殺皇上……國仇家恨,全部凝聚到李自成、劉宗敏身上,和這樣的賊匪怎麼能共事——那麼,肯定要與李自成為敵了?是的,肯定為敵了!

如果與李自成為敵,那麼就要趕快擺脫豐潤這個危險地帶。大軍出京,豐潤即日可下,這個地方地勢平平,無險可守,明明是坐以待斃……當務之急,是必須先找個立足點,再圖復仇根本,殺死仇家!

“傳參軍方獻廷、胡守亮兩位大人。”

吳三桂向書房外喊話,他需要這兩位參軍為他謀劃一處立足點。

“方獻廷,胡守亮參見將軍!”

話音剛落,二人推門而入。

噫!來得如此之快?吳三桂看了他們一眼。

“參見將軍!”

“二位請坐!”

“謝將軍。”二人坐定說道,“我二人並未離開,我們一直守在營帳書房外面,只等將軍商議大事。”

這真是兩個見事極快的高明參軍。

方獻廷是原遼東巡府的公子,與吳三桂意氣相投,其父死後他不做別的官,專門趕來為吳三桂作高階參謀,吳三桂甚為欣賞此人見多識廣,二人無事不談。

胡宗亮是軍中謀士出身,也是吳三桂的作戰參謀。他精通滿語,足智多謀,尤其在實際戰爭中會隨機應變,常有奇謀妙計。

吳三桂非常高興,向二人一拱手:

“方、胡兩位兄臺:方今大勢已明,我與李自成、劉宗敏不共戴天!但急需找一處地方駐紮屯兵,目下之計,不知二位有何高見?”

“吳將軍所言極是,我二人早已想到一處地方——”

“什麼地方?”

“山海關!”

吳三桂手一劈道:“我也如此想!刻不容緩,連夜回師北上,一切到山海關再議!”

一個時辰後,眾將聚集營中。

吳三桂手捧尚方寶劍,臉色肅然,在營帳中來回走了幾步,正色宣誓:

“諸位將軍,這是大明先帝賜我的鎮遼尚方寶劍!而今我軍回師勤王后未幾,闖賊已攻克帝京,滅我泉社,逼殺皇上,刑戮大臣,焚掠皇宮……我父被刑,家產被抄,愛妾被奪!國仇家恨,今日集於一身!我誓與闖賊李自成、劉宗敏周旋到底,不殺此賊,誓不為人!請將凡願跟隨我報此國仇家恨者,留!凡不願復仇者,走!”

滿帳一聲吼:“願隨將軍復仇!”

“好!我軍連夜北進山海關,攻取山海關,再作計議!”吳三桂立即分派了行軍次序。

一個時辰後,八萬大軍開出豐潤。

這支大軍在黑夜中無聲無息向山海關撲去。

八、危命受難

“山海關諸員將土們!三桂蒙聖眷隆恩,統帥三軍,今春伐狂寇,剪除闖賊,望眾位將士齊心協力……”

有人說歷史是瘋狂的醉漢。

有人說歷史是下流的娼妓。

但不管怎樣,歷史自有歷史規畫的運命與軌跡。

當歷史早已翻過了幾百個年頭以後,我們很難去為發生在1644年甲申年這個黑色年代重新做出一系列的假定。

如果吳三桂早一步比李自成到達北京,歷史會是怎樣的?

如果李自成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