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部分

人被多爾袞二十一日晚衝散,李自成完全應該知道這是一支出現在東北方面的新軍隊,而不會是地方團練或山海關內兵。若大順軍判斷清楚,及時變動,也不會如此慘敗!

然而,李自成恰恰就不知道!

大順軍的前方指揮歷來由劉宗敏、李過兩員大將擔任。後方的指揮大將一般是田見芳、郝搖旗、李雙喜、李巖等。李自成一般是居中策應,當然也是總指揮。

但這一次東征吳三桂,劉宗敏、李過等大將根本就不想來,全然不同於以往的鬥志昂揚奮勇爭先。若非李自成親征,也許誰都不願來。

李自成本身也是身經百戰的統帥,對戰爭倒是不十分依賴別人。

當他看到幾員大將士氣不高,便親自擔任前敵總指揮攻城。

在大將與兵士處於不正常心態時,什麼事都可能發生。也許他們認為一片石方向來的只是團練夜間襲擾,也許某一大將接報後認為這是大驚小怪等等。對吳三桂的火炮轟擊則只想到是要逃跑……

總而言之,陰差陽錯,李自成大軍對敵方情況一無所知。

李自成只希望吳三桂出城決戰。

他相信他的大軍的戰鬥力,雖說北京侵蝕,畢竟還是百戰之師,對付區區數萬關寧鐵騎何足道哉!

李自成也看中了一片石地區,明日若吳三桂突圍逃跑,可將其圈圍至山海關東面,就在一片石消滅!

多爾袞此時也在積極準備。

他率大軍秘密隱蔽在山原區域,儘量減少聲勢傳播。

多爾袞不敢小瞧李自成,他認為李自成橫掃中原,攻佔北京,絕非庸常之人。所以多爾袞與謀士大將們議定的謀略是:

儘量不使李自成發覺大清鐵騎,以取得突襲之效。

吳三桂二十一日夜殺回城中後,連夜動員全體軍兵充分準備,每人肩背上縫一大片白布,縫得異常結實;四面看,將與兵的前後上半部都是白衣一般。前時掛孝誓師的白布正好派上用場。

吳三桂慷慨激昂地對十三營大將含著淚說道:

“明日之戰,關係我關寧軍存亡大計,關係國仇家恨!我吳三桂縱然命喪沙場,也要殺此逆賊,生報此仇!諸將有怕死者,立即退出;不怕死者,留下!”

全體轟應:

“誓死殺賊,浴血殺賊!”

十三營大將回營又層層謀劃,軍兵上下同仇敵愾,士氣高昂。

誰都知道這是關寧鐵騎的生死存亡之戰!可以說,完全達到了將士效命,上下同心的效果。

這些,也是吳三桂軍隊強於李自成的支撐力所在。

太陽昇起來了。

山海關外天氣明朗。若非關內外大軍的殺氣瀰漫。這應該是一個好日子。

這是甲申年四月二十二日清早。

李自成騎著那匹烏驄馬來到城外高地,謀劃如何強攻……

突然,他看見關城及外護城升起大片煙塵,顯是城中騎兵要出動!

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他立即傳令:

“大軍後撤,向燕北面一片石集中,堵截包圍吳三桂,全部殲滅!”

大順軍立即從城邊撤向開闊地。

西護城大軍與北護城大軍,全部向“吳三桂逃跑”方向的東面一片石地帶集中,塵煙大起,旗幟翻飛。

而此時農民軍尚未做到嚴陣以待。

山海關上火炮齊鳴。吳三桂率八萬鐵騎如潮水般湧出,向一片石方向衝擊面來。馬蹄鐵甲的鏘然撞擊聲如震耳金鼓一般。

再看吳三桂的將士們,就像三九天遭冰水潑過一樣,精神百倍。吳三桂在馬上一面揮刀砍殺,一面大喊:

“弟兄們,我等雖然被圍,但絕不要慌亂,成敗在此一舉,大家緊跟著我向一片石衝去,與闖賊拼一死戰!”

將士們勇氣平添,潮水般緊隨吳三桂衝殺開去。

李自成站在一塊高地上揮動令旗,他想:這回絕不能讓吳三桂跑掉。千鈞一髮之際,絕不能再延遲。想到這裡,他即刻傳令。頓時,漫山遍野,金鼓大作。大順軍的兵馬似洪水衝破了洪堤一樣,從東西兩邊的坡堤殺了下來。

大順軍雖然來勢兇猛,但關寧軍的將士們並未退縮。

吳三桂一馬當先,率領自己的中軍搏殺。楊坤、郭雲龍等人伯主帥有失,慌忙揚馬趕上前來。

吳三桂傳令,命楊坤敵住左側湧上的敵軍;命郭雲龍、孫文煥擋住右側;胡守亮在後接住從西坡頂衝下來的敵軍廝殺。吳三桂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