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飛赴達拉斯戰區司令部參加緊急會議,其方面軍司令職權暫由羅夫?費奧多羅維奇?特里利瑟爾同志全權代理…

這樣一來,維拉迪米爾的做法就只是一種臨時措施,並不違反軍隊組織規定,即便日後成為對手的把柄也有迴旋的餘地。

彼得洛夫並沒有意識到這一紙命令是對他權力的剝奪和能力的否定,相反他非常高興能夠脫離形勢風險的前線,去到安全舒服的大後方,於是欣然而且非常快就搭上直升機趁著美國空軍還未發起新一輪的空中打擊之前離開了默裡迪恩。

特里利瑟爾卻馬上明白了維拉迪米爾大將的意思。

彼得洛夫在作戰指揮方面的無能是有目共睹的,雖然在參謀與政治方面的工作他一向很出色,但畢竟是位高權重的米哈伊爾?米哈伊洛維奇?科西金的黨羽,所以對北美的進攻開始後便一直佔據著方面軍司令的要職。

而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不僅靠自己的真才實幹,也與維拉迪米爾對自己的提攜有著莫大的關係。

不過當下嚴峻的形勢已經迫使前線的指揮官不能顧及那些複雜煩人的黨內派別鬥爭了,挽救密西西比河以東潰敗中的蘇聯紅軍才是頭等大事。

退守到默裡迪恩以東通比格比河以西的是方面軍司令部的警衛團、第61集團軍和第67集團軍的兩警衛團以及第81步兵師,這樣一來,還有將近兩個師的兵力;蒙哥馬利和彭薩科拉各有一個步兵團,再加上逃出的第113坦克師殘部,總兵力也近一個師了。

雖然一天之內兩個集團軍覆滅這還是歷史上的頭一遭,但是如果這些部隊能收縮在一起,運用得當還是可以有效地扼住美軍的進攻的。

戰爭的另一方,美**隊也出現了隱憂。

維拉迪米爾大將提前對堪薩斯城和聖路易斯發動總攻也使美軍內部發生分歧。

原以為“藍光”計劃的順利實施可以迫使紅軍調出進攻部隊來增援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從而導致蘇聯紅軍停止或者推後對兩地的進攻。

然而27日凌晨5時的總攻讓美國人的如意算盤落空,尤其是梅爾庫羅夫將軍閃電般的突進讓休伊特?詹姆斯將軍和索恩?卡維利將軍倍感壓力。

“布隆伯格將軍,我們有必要調整一下我們的戰略部署。”卡維利將軍打算中斷“藍光”作戰計劃,因為雖然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但並沒有達到從側面阻止紅軍對堪薩斯城和聖路易斯的進攻的目的。

“索恩,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如果現在停止進攻,會讓俄國人有喘息之機。”

布隆伯格將軍卻堅持部隊必須乘勝追擊,進一步掃清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以東的蘇軍,一方面可以解放這片廣大富饒的美利堅國土,另一方面也可以迫使紅軍停止對北方的進攻,轉過身來防守空虛的右後方。

“再說,把部隊重新調回密蘇里和堪薩斯時間上也來不及啊。”

卡維利也很明白老將軍的想法,但前提是美軍必須能夠擋住紅軍強大的攻勢,至少要能夠堅持到布隆伯克的部隊動搖到敵人的側翼和後方。

從目前各方的情報來看,紅軍並沒有打算從孟菲斯方向的進攻部隊中抽調出一兵一卒去支援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

俄國人的堅韌超出了他們的想像,儘管昨天一下子損失了兩個集團軍和幾乎所有的裝甲力量,但他們似乎仍然信心十足地準備守住防線,保護西北方的大規模進攻。

而且還有一個很關鍵且具有全域性戰略意義的因素就是阿利?布隆伯格將軍手下的兵力已經是整個美國中部和東部地區剩餘的主力了。

儘管東北部還有部隊可呼叫,但他們卻要圍住華盛頓和紐約等陷入蘇聯魔掌的城市,防止紅色敵人從這些大城市中殺出。西部的兵力也奇缺,能抽調出來的部隊也很少。

早在“藍光”計劃制定之時,參聯會就擬好了一旦計劃失敗或失效時的應對之策“藍光-阿爾發”,其根本目的就是撤退儲存實力。

即使發生了最壞的結果,芝加哥被攻陷,美國本土被從中間切開,那麼保留下來的部隊還可以與敵人在廣袤的大陸上進行周旋,為新部隊的訓練和補充以及國際支援爭取時間。

雖然德高望重,經驗豐富,但布隆伯格看到的只是自己戰區的勝利。

卡維利將軍作為美國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並無權指揮軍隊,而布隆伯格和詹姆斯一樣屬於各自獨立的戰區,聽命於總統。

卡維利和參聯會只是在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領導下,向三軍發出作戰計劃和命令,沒有總統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