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軍隊的抵抗。此時這些河流正因阿爾卑斯山積雪融化水位暴漲,而法軍的舟橋中隊卻還在遙遠的後方。因此,拿破崙只有施展計謀,以智克敵。根據凱拉斯科停戰協議第四條,法軍有權透過皮埃蒙特領土和在瓦蘭察渡過波河。為了製造他要在瓦蘭察渡河的假象,他把馬塞納師和塞律裡埃師調到該地附近,並命令他們徵集船隻,勘察渡河地點。這些備戰活動很快就傳到了博利厄的耳中。他立即率部在瓦蘭察渡過波河並佔領陣地以便阻止法軍過河。同時,這樣做他還可以掩護直達米蘭的通道。博利厄的兵力約有萬人,而法軍由於得到了增援,現在也許二倍於奧軍。5月3日,拿破崙把司令部移至托爾託納。次日,他從馬塞納、奧熱羅和拉阿爾普3個師中抽調了6個營由擲彈兵和明火槍手組成的精兵。5月6日至7日,這支縱隊在達爾馬涅准將的指揮下,往東強行軍至瓦蘭察下游55英里的皮亞琴察。同時,負責舟橋中隊的炮兵軍官安德烈奧西少校往波河下游運動,沿途收集船隻並負責在皮亞琴察組織渡河工作。拿破崙把實際渡河的行動交給了年輕的拉納上校指揮,拉納上校超群的能力和勇敢精神是拿破崙三週前在代戈戰場才發現的。5月7日,安德烈奧西已調集了許多駁船和一艘大渡船,這些船一次只能運載500人。拉納指揮的渡河作戰打得非常漂亮,只遇到了輕微抵抗。次日,法軍與博利厄的左翼接觸,有些零星戰鬥。當晚,在前哨發生一件事,拉阿爾普將軍被自己的哨兵誤射身亡。到5月9日,拿破崙全軍都渡過了波河,再也沒有水上障礙可以阻擋他們向米蘭挺進。軍隊北上,仍由馬塞納師充任前鋒。前天,拿破崙向卡爾諾呈送了一份報告:我們終於渡過了波河。第二個戰役已經開始。博利厄上當了,他算計太不周詳,屢次陷入別人為他佈下的圈套……再打一次勝仗,我們就可以成為義大利的主人。
出其不意地渡過波河在戰略上固然是一項輝煌成就,可是在道義上也許說不通。當時,皮亞琴察是一箇中立城市,屬於巴馬公國。拿破崙不僅未經允許就侵犯了巴馬的中立,而且還向那位不幸的公爵勒索了8萬英鎊的罰金以犒賞法軍;同時,他還沒收大量實物,其中包括米開朗基羅和葛雷基歐的20幅名畫。他把這些東西都送到了巴黎。人們不能因此而責備拿破崙的搶劫行為,因為他是奉督政府之命行事的。接著他又進入了摩德納公爵的領土,這裡也是中立的,他的所作所為與上次類似。
博利厄一聽說法軍已經渡過波河,立即意識到他必須放棄米蘭公國。於是他取道克雷馬和佈雷西亞,向東退往狹窄的特蘭提諾河谷。他在洛迪橋渡過阿達河,然後在橋邊留下一支強大的後衛部隊以遲滯法軍行動。這支後衛部隊達1萬人,有14門炮和一些騎兵,由塞博滕多夫指揮,該師沒有參加芒泰諾泰和代戈戰役。這時,這次戰役中最富有戲劇性的一個插曲發生了,的確也是拿破崙整個生涯中最富戲劇性的一幕。馬塞納的前衛在從皮亞琴察開往米蘭的途中,於5月10日午後不久,到達小鎮洛迪。該鎮離阿達河的右岸不遠,河上有一座170碼長的木橋。該橋靠近對岸的那部分已被奧軍破壞,塞博滕多夫的部隊就在那邊嚴陣以待。拿破崙到後決定強渡。至今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作出這種決定。奧軍全都在對岸,而且到夜間自然會撤退。他們根本不可能妨礙他的當前目標,其當前目標不是追擊博利厄而是佔領米蘭。也許他覺得這是他打擊奧軍的最後機會,因為他們的主力已經避開了他。拿破崙和馬塞納在城牆的掩護下偵察了該橋,他們發現該橋防守嚴密並受到兩個炮兵連的火力控制。拿破崙調來一個炮兵連,親自瞄準並組織一個突擊隊。這個突擊隊在城牆後面集中,城門一開就殺向橋頭。在遇到一陣霰彈的迎頭射殺後,突擊隊一度動搖。在濃煙的掩護之下,再次發動進攻,由馬塞納和貝爾蒂埃親自指揮。日落時分,法軍猛攻該橋,奧軍防禦終於瓦解。
洛迪橋之戰對於整個戰役並無戰略影響,但是對參戰部隊和拿破崙本人在心理上的影響卻非同小可。這是他首次和他的部隊一起在第一線戰鬥,他們高興地稱他“小班長”。這一仗無疑增強了他的自信心,誠如後來他在聖赫勒拿島所說的:只是在洛迪之戰後,我才認識到我終歸要在政治舞臺上扮演一個決定性的角色。我的雄心壯志的第一顆火花就是那時產生的。洛迪之戰後,法軍繼續向米蘭推進,一路暢行無阻。5月15日,拿破崙騎馬進入倫巴第的都城米蘭。
這時,這位年輕的總司令對戰爭目標的看法與巴黎督政府產生了分歧。當拿破崙還是義大利軍團炮兵司令時,他在內心就概略地擬訂了一個把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