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部分

官也沒有太大的作為, 第一次直奉大戰直接來了個離職出走, 要不是他老哥曹錕是個厚道人, 早就把他給轟走了。

“仲珊兄, 這山東拿下來是沒問題的,若是湖北, 江蘇不聽召令, 中央也難免要出兵平息一下, 各地兵將聽宣不聽調,聽調的也戰力平平,難堪大用,圖耗軍費, 這幾年已經淪為國家之大忌,不過中央疲弱已久, 分鎮四方攤薄了不少兵力, 山西那裡已經是應承下來 , 到時候也需要仲珊兄幫中央分擔一下壓力。”

孫烈臣試探地說道, 按秦宇的意思, 曹銳與吳佩孚南調之後, 一方面曹銳與吳佩孚身陷安徽那個泥潭當中難以自拔, 少了吳佩孚這個鬥將, 曹錕也難起反抗中央的決心, 就算有,等中央將河南與山東, 還有北面一點的綏遠也消化, 直隸不聽話, 接下來的首要目標便是以直隸為物件了。 至於緩遠距離察哈爾,北京也近, 蔡成勳那個把師離東北直接控制的察哈爾又近, 靠著東北的大本營邊上, 自然形不成多大的威脅, 再說蔡成勳也算是馮國璋提拔起來的人, 對於中央調令並不算反感, 出任綏遠督統剿匪有功, 即使才能不算出色, 也是可以繼續一用的。

“ 我添為一省督軍, 背靠中央, 自然是要聽中央號令的, 不管是當年袁大總統在, 還是這次的南北戰爭, 直隸軍都衝在最前面, 以前是這樣, 以後也是這樣。”曹錕點頭說道。

“哈哈, 馮老帥一死, 仲珊兄你儼然成為直系的新首領, 得你相助, 則民國一統的局面不難實現了。” 孫烈臣撫掌大笑。

“段合肥在時一力主張武力統一全國, 惹得天怒人怨, 現在執掌北京政權的換了一個人, 南北議和是重新開始了,不過沒有對南軍用兵, 反而把屠刀對著北洋內部, 未免讓北洋的老人寒心。”吳佩孚脾氣硬, 是個寧折不彎的性子, 被中央擺了一道,哪裡這麼容易嚥下這口氣, 當即出言頂撞道。

“有句話講得好,攘外必先安內。 若是內部不靖, 跟別人打起來,還要防著自家人背後捅刀子, 十萬實力也只能發揮出一兩成, 再說了, 地方軍只知維護地方督軍實力, 如仲珊兄這般識大體者又有幾人? 不先統一北洋內部的聲音, 哪怕再跟南軍對上陣仗, 結果跟湖南那邊也差不多, 一鍋好米煮成夾生飯。” 孫烈臣有些不悅地說道,“不管是老北洋,還是新北洋, 如果地方軍真能鐵板一塊, 讓中央顧忌, 那也算幾號人物,這些人佔著茅坑不拉屎, 平進魚肉鄉里是一把好手, 真打起硬仗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 指望這些人去跟列強硬扛, 去向列強討回關稅權利, 做夢還差不多。”

“贊堯兄息怒, 這中央的號令誰敢不聽, 等我上任以後, 安微必唯中央馬首是瞻。”曹銳連忙說道,心裡對吳佩孚的不滿越發強烈了幾分, 前番便差點因為他導致直軍與奉軍對陣, 真要面對如濟南城外的這種場面, 還不得玉石俱焚。

“如此便好。”孫烈臣點頭說道,“如今南北和會再度開啟, 安微距離上海說近不近, 說遠不遠, 還請保持克制, 儘量促在此次南北和談一事, 中央目前財政困難, 還要先從英國人手裡把關餘取出度過眼下難關。”

“旦有所命,無所不從。”曹銳立刻拍著胸口保證道。

……………。

在此時, 作為遠東金融中心的上海已然成為民國最大的城市, 街道上人流雲集, 碼頭帆艦如雲, 若非局勢不穩, 時常受戰事波及,上海的繁華富庶當更甚現在。

這次南北和談的地址仍然選在舊德國總會會場。南方議和代表團唐紹儀、章士釗、胡漢民、繆嘉壽、曾彥、郭椿森、劉光烈、王伯群、彭允彝、饒鳴鑾、李述膺等11人。

北方的代表稍有變化,以內閣總理錢能訓為首, 然後便是上次和談北方負責人的朱啟鈐,吳鼎昌,王克敏、施愚、方樞、汪有齡、劉恩格、李國珍、江紹傑、徐佛蘇等十一人。 除了增加了一個錢能訓, 北方的代表也沒有其他的變化。

“會場還是之前的會場, 人也都是些老人, 就是不知北方這次和談是否真有誠意。”唐紹儀心裡不無怨氣, 之前假模假樣同意和談的是北洋政府, 一邊談,一邊開打的同樣也是北洋政府。 若非此次北京政權已經換了掌舵人, 又做了幾件實事, 南方恐怕也沒這麼容易再度同意談判。

不過北方財政緊張, 南方數省大軍雲集, 同樣消耗不小, 雙方都將主意打到了關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