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 河南大旱, 災民百萬, 中央裁軍以省軍費, 賑濟災民。 現另成立賑災團, 全民募集賑災義款, 大總統捐款兩萬, 東三省巡閱使捐款五萬……。”
“號外, 號外, 外蒙王公請求撤消自治, 重新歸附中央, 現請願團已過張家口,不日將趕赴北京!”
“話說五國公使均反對民國關稅自主一事,其中以法日兩國尤甚。 雨帥聞之,勃然大怒, 當場一掌拍在桌子上, 會議桌為之四分五裂, 茶杯破碎, 水汗四濺。 怒斥法國公使, 言日媽了巴子, 想訛詐我民國數萬萬同胞, 給老子有多遠滾多遠, 還有你們日本, 給老子把在民國的人馬全部都撤回去,大不了斷交, 一拍兩散,魚死網破!”
茶樓內,說書先生唾沫四濺,喝了口茶水又繼續杜巽著當日的情形, 雖然有些方面誇張了些,竟也有六七分相似。
民國自民四條約以來, 便走了下坡路,之後更是屈辱不斷, 在巴黎和會後更是到了最頂點。 內憂外患, 四處災荒不斷,征戰連連。 可是自從奉軍入關之後, 北京換了主人,不僅局勢為之一清, 更讓人振奮地是民國在外交上相繼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不僅外蒙請求撤消自治, 更有關係到億萬國民的撤消厘金一事,更為重磅的訊息是已經喪失了數十年的海關主權將重新回到民國的懷抱, 面對日本, 中央, 或者說是入關的奉軍為了國民利益,不惜擺也殊死一搏的架勢, 也讓心中已經沉鬱許久的國人精神為之一振。積弱已久的民國需要一個這樣敢於為國家利益拼命的人, 更需要一支這樣的軍隊。
陳友仁透過車窗, 不時聽到街道上學生與市民的歡呼聲, 心中感慨的同時,也充滿了振奮, 同那些人的心情一樣, 陳友仁也感覺此時體內的熱血正在燃燒。
走到秦宇辦公的地方時, 秦宇手裡正拿著英國辦的一家報紙, 上面寫著民國的強硬流氓外交。
“ 列強公使團在華數十年, 從未遇到過能讓他們退讓的人, 這次服了軟, 心中難免有怨氣, 大帥此舉為國為民,海關一事, 足以讓億萬民眾為之喝采, 無須因此有所不快。” 陳友仁大步走進來說道。
“哈哈, 若是隻承擔洋人幾句罵名便能收回國家之主權, 縱然千萬人指著我秦某人的鼻子指責, 又算得了什麼,又不會少一塊肉。” 秦宇將報紙揉作一團哈哈大笑。
“大帥心胸之廣, 讓人心折。” 陳友仁由衷地說道。
“看你的樣子, 海關那邊的事務應該有結果了吧?” 秦宇問道。
“有結果了,不過日本人不同意民國一下子將關稅提高到太高的比例, 小幡說民國可以加稅, 但加稅幅度不能超過2%, 而且要一個五年的過度期, 其他列強也趨於日本方面的意見。”陳友仁說道。
“ 2%? 日本人以為他們是誰? 你先撐幾天,實在不行, 加稅幅度最低提高五個百分點, 過度期最多隻能有兩年。 再不行, 就通知日本人三天之內把駐民國使節全部撤回去, 他孃的,還真以為我開玩笑。” 秦宇哼了一聲, 暗道一定要加大對朝鮮義軍的支援, 以報日本阻撓之恨。
陳友仁振奮地點頭, 其實就算是兩個百分點, 一年也要多出上億的收入, 除卻第一年裁撤厘金的缺口, 仍然還多出幾千萬。 到了第二年, 第三年, 裁撤厘金給工商業帶來的發展很快就會體現出來。 無論如何, 這在民國外交史上都是一個空前的勝利。(未完待續。)
361章 朝鮮2
“一,外蒙撤銷自治, 行政權完全歸屬中央。”
“二,外蒙受庫倫辦事大員, 科布多,烏里雅蘇臺,恰克圖等地幫辦大員節制。 ”
“三,各地辦事大員助理官員均由蒙古王公擔任, 華夏不向外蒙移民。”
“四,恢復汗、王公、臺吉的俸祿,由清朝的赴京領餉改為就地發餉;”
“五,准許外蒙各王公派遣代表出席中國國會;”
“六,中國駐外蒙軍隊的費用由外蒙承擔”
“七,活佛保留“博格達汗”的尊號、活佛及佛母每年領取年俸6。6萬兩,優待喇嘛和寺院。”
“不過這些蒙古王公說現在大部分稅收都被僧人集團所霸佔, 怕負擔太重, 建議中央不宜派太多軍隊過去, 兵力最好以三到四營為宜。”徐世昌補充說道。
“這些蒙古王公, 既不甘心被黑黨完全控制, 又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