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母親王採玉(1)(圖)
蔣介石的母親王採玉是浙江溪口葛竹村人。王採玉生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她幼承父教,聰明伶俐,精於女紅,深得慈愛。但她青年時代命運不佳。其父王有則不事生產,家道中落。王採玉以一雙靈巧的手,做針線活,貼補家中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苦。王採玉初嫁於蹕駐鄉曹家田地方的竺某。結婚之後,夫妻相處倒還不錯,只是竺某性情急躁,往往為了一點小事發脾氣,引起爭吵,有時甚至打罵。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王採玉生了一個兒子,夫妻十分高興。但孩子生下數月以後,突患急症,沒有及時醫治就夭折了。這年秋天,曹家田一帶時疫(霍亂)流行,一連猝死了不少人,竺某也是其中之一。王採玉遭到子夭夫亡的變故,年輕居孀,自傷身世,又聽到鄰居說她“面有剋夫克子之相”等冷言閒語,精神更受刺激,況且竺家原無什麼產業,她認為自己沒法、也沒必要在竺家苦守下去,就萌發了遁入空門為尼的念頭。 此時,不幸的事又接踵而來,她的父親也病故了。她感到無限辛酸,於是決定回孃家,與母弟共度歲月。王採玉在孃家過了一段時間,葛竹附近金竹庵的一個老尼病死了。王採玉母親姚氏信佛,聽說她死了,就叫女兒一同前去幫助料理喪葬事宜。原有出家為尼之想的王採玉,此時遇這機會,就向首事提出了自己到此修行的要求。首事很可憐她的種種不幸遭遇,便應允了。起初,她母親認為女兒年輕,還不甚同意,後來見她意志堅決,也就不再勸阻,只是不許她剃去頭髮。素菜淡飯,日子過得很安穩,她大有在此以了一生的念頭。 王採玉再嫁到蔣家還虧她堂兄王賢東。蔣介石的父親蔣肇聰是溪口蔣姓27代孫。蔣肇聰曾讀過四書五經,為人精明能幹,綽號“埠頭黃鱔”(做生意本領很高,別人不易佔他便宜)。王賢東是王採玉的堂兄,這時在蔣肇聰的店鋪當夥計。一天,特地藉故請假回家,路過金竹庵,進去看望帶髮修行的堂妹王採玉,繼之,王賢東就談起了溪口東家的情況,然後用關心的口吻勸道:“採玉,你如此年輕,要想在此出家終老,漫長的歲月,殊非容易……”王採玉頓時拿不定主意,欲言還休地不知如何回答才是,只好說道:“此事還得與母親仔細商量商量再說。”姚氏當初不許女兒剃去頭髮,就是為了要她以後還俗再嫁。就這樣在光緒十二年(1886年)六月,23歲的帶發尼姑王採玉還俗再醮,做了45歲的溪口玉泰鹽鋪蔣肇聰的繼室,當了老闆娘。光緒十三年(1887年)九月十五日午後,王採玉在玉泰鹽鋪的後屋樓上分娩。這就是後來溪口街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瑞元無賴”———蔣介石,又名周泰、志清、中正。 蔣介石4歲時,王採玉又生下女兒瑞蓮,以後每隔一年,再生女兒瑞菊、幼子瑞青。王採玉和她公公都信佛,也都迷信算命看相,聽了“必出貴子”的看相人之言,公媳倆對蔣介石格外疼愛,寄以“光宗耀祖”的期望。 王採玉是個孝女,嫁到蔣家後,有條件去照顧孃家,資助兩個弟弟讀書成家。此時母女可謂稱心如意,但好景不長,只過###年,不幸的遭遇又接踵而來。光緒十二年(1894年),她那81歲的公公因病去世;第二年的夏天,溪口發生時疫,蔣肇聰也染病,拋下店務和妻子兒女嗚呼哀哉。這對32歲的王採玉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從此,治家理店、撫兒育女的重擔全部落到她的肩上。不幸的是自夫亡分家後的4年內,她的小女瑞菊、幼子瑞青也相繼夭折。一個年輕寡婦面對接連不斷的家庭變故,哪裡受得了這麼大的打擊?她哭告無門,只有把精神寄託在兒子和菩薩身上。她祈求菩薩保佑兒子沒病沒災,她育兒成器的決心始終不渝。翌年,她孃家葛竹聘嵊縣姚宗元在王氏宗祠設塾授課。她便讓兒子調換環境,在嚴師管教下以求改變頑性,以便更加專心讀書,並且生活起居有母親照料,可以放心,她於是送子前往就讀。就這樣,蔣介石四書五經也學了不少,開始懂得了一點孝道,發誓要讀書上進,求取功名。 就在王採玉人在溪口,口唸佛經,心掛讀書的兒子之時,想不到從巖頭傳來了他兒子這個毛孩子要娶堂表妹毛阿春做老婆的閒話。王採玉很詫異,這不是更被人家背後恥笑嗎?倒是她的母親姚氏為她出了主意:索性到毛家去提親,把毛阿春娶過來,也可給這匹小野馬套上個籠頭。母親說得有理,王採玉立即行動,找了個媒人去巖頭毛阿春家提親。毛阿春的母親名蔣賽鳳,是蔣肇聰的堂妹,聽到這一訊息,氣不打一處來,不但一口拒絕,還對媒人說:“阿嫂也真作孽!這樣不爭氣的歪胚不好好管教,還對他依頭順腦來提親,將來變成敗家子有的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