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將姚氏與緯國託付給吳忠信(又名禮卿,安徽籍,蔣留日同學,曾任貴州省主席)關照,姚氏乃移居蘇州,仍由蔣負擔生活費用。後來姚氏在南園的蔡貞坊選中了一塊地皮,乃建造新居。1929年,新屋落成,當地人稱這為蔣公館。姚冶誠在蘇州居住期間,與蔣介石經常有信往來,也見面有接觸,但不同居。有時蔣路過蘇州,姚攜緯國由顏芝卿帶路去火車站花車廂裡與蔣面晤小聚,以慰相思之苦。在蘇州幾年時間,姚氏清心寡慾,雖年屆60,仍一頭烏絲,看上去要年輕得多。 1949年,姚冶誠隨蔣緯國來到臺灣,住在桃園大秦紡織廠附近,與她的親家石鳳翔為鄰。蔣緯國再娶後,姚氏即遷往臺中。蔣緯國當時擔任裝甲兵司令,駐紮清泉岡基地,照顧比較容易。但據說姚氏的心境不如居住在蘇州南園時好,身體衰老得快。她一直和侄媳王桂寶(姚覺和妻)住在一起,直到1966年病逝。  '返回目錄'。 最好的txt下載網
做了七年蔣介石夫人的陳潔如(1)(圖)
據傳陳潔如原籍蘇州,自幼居住上海,當過藝妓,可見其家境貧寒。經過蔣介石堅持不懈的追求,二人結合,也曾有過一段很美好的生活。但蔣為了政治需求,同宋美齡結合,誘騙陳潔如遠赴美國留學五年。二人離婚後,常有書信往來,一度曾舊情復燃。陳潔如終生未育,只有一養女瑤光,後移居香港,於1971年1月21日孤獨地死去。 陳潔如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之前的夫人,也是繼元配毛福梅和側室姚冶誠之後的又一伴侶。蔣介石於1922年和陳潔如結婚,1927年離婚,前後共同生活了6年。有一種說法認為陳潔如原籍蘇州,自幼居住上海,受過中等教育,會講俄語,當過小學教員,做過護士,又在長三堂子當過高階藝妓。其家世無從稽考,但從當藝妓一事可以推測家境定有難處,或很貧窮,或先是有錢人家,後家道中落。長三堂子屬於高階妓院,堂規很嚴,對姑娘們的要求很高,不僅要相貌漂亮,而且須懂得款待花錢的闊少,還要掌握點彈拉演唱的技藝,即色藝雙全。陳潔如高高的身材,大眼睛,高鼻樑,面目清秀,為人謙和,又擅長琴棋,有一定的文化教養,在妓院姑娘中也是比較紅的。據《陳潔如回憶錄》記載:陳潔如原籍鎮海,通稱寧波,乳名阿鳳,她父親是一位紙商,經營很多地產手工藝品;母親來自蘇州,姓吳。陳潔如的母親對她的性教育較早,讓她當心男人,保持處女的貞操。陳潔如對母親的話謹記在心,因此,說她是妓女的說法不成立。過去都認為,本世紀20年代初的蔣介石尚未發跡,只是浪跡江湖。賺錢之餘,逛逛長三堂子,尋求聲色之娛,填補身心空虛。在那裡,邂逅陳潔如。這種說法看來根據也不足。據《陳潔如回憶錄》說,蔣介石遇到陳潔如是在張靜江家中。因為陳潔如的好友朱逸民嫁給張靜江做續絃,陳潔如常常去看望她。1919年暑假的一天,孫中山和蔣介石、戴季陶看望張靜江,在張府陳潔如首次遇到蔣介石。陳潔如當時才13歲。蔣介石對陳潔如很感興趣,在張家大門口等著陳潔如並要陳的地址以便去看望她。陳潔如故意說錯自己的地址,但蔣是個有心計的人,居然找到了陳的家。在陳潔如母親的干預下,蔣介石沒能和陳潔如交上朋友。也許是對自己14歲初婚的聯想,蔣介石竟對陳一見鍾情,一次在張家狹路相逢,蔣介石逼著陳潔如表態。陳終於答應和蔣約會,但第一次約會蔣把陳帶到一家包好的旅館房間,陳十分恐懼,奪門逃走。此後蔣不斷給陳打電話使她心神不寧。蔣介石向陳潔如明釋妻妾情況,發誓永不負心。蔣介石又說:“我定將用我的鮮血,為你寫下一張永愛不休的誓書。”陳潔如害怕得連聲大叫:“請———請將那把刀放下———我相信你———只要你放下刀!”就這樣,陳潔如向蔣介石交出自己的一顆心。 陳潔如母親認為她應當盡到為母的職責,依循正常儀式,完成陳潔如的婚禮大事,於是先舉行訂婚儀式,由蔣陳兩家交換禮物,另在精美的紅帖上填寫訂婚雙方的生辰八字和其他專案。這就使蔣介石和陳潔如合為一體,不能改悔。訂婚翌日他們坐在南京路一家巧克力店中吃點心,蔣介石對陳潔如說:“陳鳳是你的乳名,應當只供你母親使用。依照中國禮節,乳名是不宜給朋友叫的。因此,我已為你選了一個新名字,我想它恰合你的性格。這個名字是‘潔如’,意思是‘如同純潔’或‘如同未受世間汙染’。在我看來,你真是純潔無瑕的。你喜歡它嗎?看這裡!”他即開啟一個紙包,取出他自己的一幀照片,照片上將“陳潔如”三字顯著地寫在他自己的左側。蔣陳的結婚典禮於1921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