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0輛坦克和810架戰鬥機,對以色列邊境虎視眈眈。埃及是阿拉伯聯合空軍部隊的中堅力量,僅此一個國家便擁有超過400架戰鬥機。以色列不願坐以待斃。為了保衛國土安全、在戰鬥中取得主動權,以色列制定出了一個傾巢出動、先發制人、對埃及發動攻擊的計劃。以色列領導人猜測,如果阿拉伯聯合部隊的首領——埃及——被打敗了,其他成員國也會隨之棄械投降。

葉沙雅胡·加維什(Yeshayahu

Gavish)統領著駐紮在西奈半島上的以色列陸戰隊。加維什將他的軍隊一分為三,分別聽命於伊斯瑞·塔爾(Yisreal

Tal)將軍、阿里·沙龍將軍(後成為以色列總理)和阿富拉罕·約非(Averaham

Yoffe)將軍。這四人都是經歷過1956年阿以戰爭的老兵,在西奈半島上可謂輕車熟路。塔爾麾下的部隊自北發動攻擊,沙龍則帶隊搗毀埃及設於西奈半島中心的重重防線,而約非負責領兵駐守在沙龍與塔爾兩支部隊之間確保安全,以免防禦警報響過後,從西奈半島各處分批趕至的大量增援敵軍利用這條通道攻擊沙龍與塔爾兩軍側翼。

第二章 協同作戰:1967年阿以之戰空襲與戰爭的開端

以色列首先找出了自身最薄弱的環節所在——他們在埃及的空襲下將不堪一擊。基於此,他們決定首先要解決埃及空軍這一心腹大患。經過縝密的考慮,以色列認定:取得制空權不僅對於捍衛國土意義重大,更關係到能否儲存實力,獲得陸戰勝利。以色列國防軍的地面部隊不如對方強大,所以必須在確保無被對方空襲的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發動一場橫掃西奈半島的閃電突襲戰。以色列將趁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毫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