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領主不高興了,就沒遇到過這麼傻不楞登的商隊,既然拒絕交易,你運十幾車商品出來做什麼?
單純炫耀的嗎?
你們可有夠閒的。
狄又說了,想換更多的商品可以前往他們族地的交易市場。
並告知所有部落的人,鸞族的交易市場除冬季外隨時都可以進行交易。
這也是秦衍組建商隊的另一舉措,打響鸞族的名聲,形成固定的交易市場,讓族地迅速繁榮起來。
也節省了鸞族的運輸成本。
比起商隊一年只來兩次的固定模式,鸞族的經營模式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佔那些空白的交易市場。
所以國家的第一步,都是資本的累積。
掏空別人的家底,實現資本的集中,當資本迅速朝鸞族匯攏,等鸞族的資本變得如泰山壓頂一般的雄厚,那時候別人就是想繞都繞不開,他又拿什麼與你對抗。
最後只能是變著法子的上門談合作,而掌握了絕大部分資本的鸞族也就擁有了絕對的定價權和話語權。
不妥協又繞不開,妥協吧,妥協這玩意有了一次就會有無數次。
妥協多了,必將擊破你的底線。
狄又說了,若想和鸞族交易,貨品以銅為主。
領主們一聽高興壞了,暗地裡沒少嘲笑他們是沒有生意頭腦的二憨子,看鸞族的眼光差不多就像看地主家的傻兒子一樣。
當下的礦,大概就銅、鐵、鹽、煤幾類。
自從發掘出鐵,銅就淪為末流,被各部落嫌棄地丟棄在倉庫裡落灰。
拿幾乎快被淘汰的銅竟然可以換到絲綢、馬車、布料、精美瓷器這些珍稀品,領主們高興瘋了,唯恐慢一步被別的部落撿走這千年不遇的大便宜。
所有部落的銅爭先恐後地,源源不斷地運往鸞族。
即便秦衍把自家商品的價格定得奇高,比例差不多兩噸銅換一輛馬車的高價,跑來交易的部落卻對這樣的交易樂此不彼,個個眉開眼笑,跟撿了什麼大便宜似的,滿意而歸。
小半年秦衍就掏空了所有部落的銅。
下半年隨著大批次的棉布,麵粉做出來的各類美食,植物油,新款式的鞋子衣物,物美價廉的陶瓷,以及新鮮出爐的紙張上市,交易潮再一次掀起高峰。
這幾類,定價就要親民多了。
如果說之前絲綢那類的高奢物品只有上層階級才能享受到,那麼新鮮上市的物品它的定價對平民而言就不會那麼可望而不可即,努努力就可以達成,實在不行他們還可以去鸞族用勞動去換。
修路搭橋,水利工程所需的人手是巨量的,交易市場剛成型那會,鸞族便開始招募勞工,那會子只有一小撮部落會把閒置的人力送來幹活,積攢下來的工分可以換到做工精良的陶瓷。
更多的是慕名而來的遊浪人。
而當新品推出市,人們再也按耐不住一顆蠢蠢欲動的心,一些部落的邊緣人和一些奴隸們開始偷偷出逃,跑去鸞族做工。
那些後來的遊浪人秦衍不再收納進城,而是在族地周邊的宜居地帶建造示範村,修建公路。
同時在示範村不遠的地方定點設立了軍營駐紮地,安全保障無憂。
偷跑出來的人,便在這些村莊裡安家落戶。
於是族地周邊的村莊迅速增多,形成規模,每個村還組建起民兵隊,如果有人來犯,這些民兵將全力配合鸞族的軍隊擊退不懷好意的敵人,誓死捍衛鸞族賦予的這種自由又富足的新興生活方式。
自由的香甜,可以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私有家庭財富的利好,讓他們從裡到外接受了鸞族的管轄制度,哪天你不管了,他們反而會恐慌。
終於意識到不對勁的部落領主紛紛派人來談判,讓鸞族停止收容叛逃出他們部落的子民和奴隸。
他們倒想動武,這不去年冬天,鸞族一戰成名,在那場戰爭倖存下來的勇士,提及鸞族的重騎兵,幾乎是談虎色變的程度。
傳來傳去,把鸞族傳得愈發神乎其神,差不多就是天兵神將那樣的。
搞得其他部落哪敢輕舉妄動。
打不贏就談判唄。
只不過,秦衍雙手一攤,你們無法為子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怪我咯?
拿她沒辦法的領主們,無奈只能加大與鸞族的交易量,去換讓子民渴慕的棉布,麵粉、調料、植物油……
然而,鸞族又搞起了花頭,居然用銅鑄造了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