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敢諷刺,還能全身而退。
當年,劉章一句‘深耕禾既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嗆得呂后說不出話來。
這句話,傳出去後,也成為了劉氏的死忠和諸侯王們團結的口號。
並最終促成了諸侯功臣大聯盟,趁著呂后駕崩的空窗期,發動政變,血洗了諸呂和他們的黨羽。
但比較有趣的是,劉喜是劉章與呂祿女兒所出。
換句話說,劉喜是當世最後一個可能跟諸呂有血緣關係的諸侯王。
而在現在,劉喜的另一個身份,則更加引入注目。
因為,從血緣關係上來說,他是濟南王劉闢光的親侄子。
雖然,城陽這一系諸侯王,早就跟齊魯劃清了界限。
當年,劉章在世時,甚至親自領兵,參與了平定自己親弟弟劉興居叛亂的軍事行動。
從那個時候起,城陽王一系,就是劉徹這一系皇室的死忠。
不然,當年,淮南厲王餓死後,太宗也不會遷劉喜鎮於淮南——當時的淮南,可不是現在的淮南,那是一個數郡的大國!
其疆域包括了現在的衡山、廬江和淮南的全部地盤。
但再怎麼死忠,也得給自己的叔叔留點面子,留條生路吧?
很多人都在心裡揣測著。
但可惜,劉喜根本沒有如這些所願。
對劉喜來說,他很清楚,自己和自己的子孫後代的富貴,要依靠誰。
長安天子要是不寵他和他的子孫,他這個流著諸呂血液的國王和他的子孫們,馬上就要被人群起而功之。
在漢室,有兩個事情,是人人都會做,而且做的很出色的。
第一個事情就是罵秦無道。
第二個事情就是唾棄諸呂。
“臣亦附議!”劉喜深深一拜,然後說道:“且,以臣所知,濟南非僅如此……”
“臣在城陽,曾有吳逆使者過境,使者嘗與臣言:濟南、膠東、膠西、濟北、淄川及齊,皆以從吳逆之倡,欲起兵,使者威迫臣說:大王若不從吳王之倡,他日大兵壓境,大王宗廟社稷,必不能保!”
“然臣深受太宗、先帝之恩,不敢或忘,安肯行此背主叛上至行,於是,臣喝令左右,斬吳逆使者之頭,以獻先帝,並詳奏其所言之事,獻於先帝!”
“陛下可調閱先帝起居錄及批閱奏疏,當可知臣所言,無有半句虛言!”
“先帝以大德,赦濟南謀逆大罪,其仁德不可謂不深!而彼輩居然不思悔改,反而越發猖狂,臣以為,陛下不可再放縱……臣喜,昧死以奏!”
劉喜這番話一出口,頓時,整個宣室殿都安靜了下來。
無數人只感覺自己的背脊都有些發涼<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吳楚作亂的時候,全天下都知道,吳楚拉攏了那些諸侯王。
除了已經坐實了謀反罪名的吳王、淮南王和趙王外。
齊魯槐泗諸王,也都在預備反賊名單裡。
但他們終究不是沒反叛嗎?
先帝也沒追究。
劉徹即位後,也當做沒有這個事情。
大家也都在心裡面以為,這個事情已經是過去式了。
但,現在,城陽王劉喜,卻果斷捅破這層窗戶紙。
這意味著什麼?
但凡稍微有點政治敏感的人都清楚。
“秋後算賬!”無數人相對而看。
假如是真的,那麼,問題就不僅僅只是一個濟南王藥丸。
而是齊魯六王。
齊王劉將閭,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膠西王劉卬,濟北王劉志,濟南王劉闢光。
這六個齊悼惠王的子孫,一個也別想跑!
許多人在心裡面想想,也馬上明白了,為何梁王和先帝諸子,會跳的這麼歡了。
齊魯這六個齊悼惠王的子孫封國,一旦廢除。
那麼,臨江、長沙、常山,這些在窮鄉僻壤裡吃糠咽菜的難兄難弟,就能搬到經濟繁榮,土地肥沃,交通發達的齊魯去稱孤道寡了。
就是江都、淮南,也能從這個事情上面撈好處。
另外,先帝兩個至今沒有封王的子嗣,也能從這個變局裡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