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四十七節 國葬(1)

幫他補上!”

“朕最佩服的人,是管仲與太公望!”劉徹望著遠方道:“朕佩服的,不是他們的文治武功,也不是驚才絕豔的智慧——青史之上,能與此兩人比肩者,如過江之鯽!”

“朕之所以欽佩與尊敬這兩位先賢,是因為,太公治齊,化夷為夏,令我中國後世子孫,能並有齊魯,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我今日中國,不至於被髮左袵,遍地羶腥!”

劉徹看著趙佗:“屠睢、任囂,雖為秦臣,但,為我諸夏拓土南疆,內戰無英雄,外戰無賊子!”

“這就是朕的看法<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這樣說著,劉徹就想起了陳湯。

陳湯在史書上,譭譽參半。

有人說他,發出了強漢之聲,一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在之後無盡歲月,成為始終懸在在北方夷狄頭頂的達斯克摩之劍,誰也不敢保證,萬一吃罪中國,會不會引來大軍征伐。

但也有人以陳湯私德攻忤他,說他貪圖名利,貪婪好財,簡直不配為人臣。

但在劉徹的眼中看來,對外作戰的將軍,無論是人渣還是君子,士大夫或者罪犯,甚至宦官。

無論如何,都是英雄。

最起碼,也不算壞蛋!

與之相比,內戰打的再好,也不過是自相殘殺,除非是弔民伐罪。或者如隋文帝那樣,為統一而戰,不然。就不值得稱讚。

“詩曰:嘽々焞々,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獫狁,蠻荊來威!易雲:有嘉折首,獲匪其醜。就是這麼個意思!”劉徹負手而道:“司馬法曰:軍賞不逾月,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秦皇帝不賞,朕再不賞,何以令天下英雄,知朕內志?”

易之折首!詩之雷霆!

趙佗自然不陌生。

這可是中國對於大臣武將的最高褒揚之詞了。

屠睢、任囂。這兩位老上司,能獲得如今中國天子,這樣等級的讚美,對趙佗來說,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連帶著,他對如今這位少年天子的觀感也開始無限的好起來。

軍人,基本上都是如此。

他們總是會愛戴和擁護那些支援他們擴張的君王。

現在的這個天子,雖非秦皇,但,已是天下共主!

“陛下天威。老臣感佩……”趙佗很認真的對劉徹道:“先將軍,先都尉,若九泉有知。亦會願為陛下執戈!”

“呵呵……”對趙佗的馬屁,劉徹一點也不在乎的全盤接受。

………………………………

第二天,趙佗才知道,他對那位中國少年天子的話,理解的還是不夠深刻。

此刻,趙佗身在驪山的秦始皇帝陵寢之前。

驪山上下,已經被修葺一新了,山上,還出現了幾座為歷代秦王祭祀的神廟。

這差不多也是歷代中國王朝會做的面子工程。

派幾戶農民給前朝的君王祭祀守陵。成本不高,但效果很大。

通常都能安撫住前朝遺老。

雖然如今。秦國已經沒有遺老了,但這樣做。也能讓天下人看看不是?

真正讓趙佗肅穆的是,現在出現在他眼前的這一幕:

他從南越國帶來長安的當年秦軍將佐棺槨,那些沒有找到家人接受的無主棺槨百餘具,被統一覆蓋上了秦帝國的黑龍旗<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漢軍禁軍,身著當年秦軍的黑袍甲冑。

以十二人為一隊,十二隊為一列,抬著那些秦軍棺槨,一動不動的站立在驪山腳下。

十二輛秦朝時的戰車,滿載著士卒,從這些站的筆直的軍列之前駛過。

“肅立!”戰車上的軍官,大聲下令。

所有方陣計程車卒全部肅立,挺胸。

然後,自驪山之上,走下一整隊的漢軍士卒。

這些士卒踩著整齊的步伐,穿著明亮的甲冑,手持著一柄柄寒光閃爍的陌刀,沿著驪山上的道路,一步一步,極有節奏的走下來。

每一個士卒之間的步距,都是絲毫不差。

這隊士卒走下山道,走到那列隊的軍陣之前,一個帶頭的漢軍校尉向前一步,將手裡的陌刀鄭重的放到左側,然後一個漂亮而精彩的轉身,面朝自己的屬下:“立正!向故秦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