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兩百二十八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

這一日,劉德正陪同著代王劉登遊覽吳山附近的風光。

這時候,王道悄悄走過來,在劉德耳畔耳語一陣。

劉德聽完,搖了搖頭,長嘆了一口氣。

“這到底是唱的哪一齣啊?”劉德在心中感慨著,回頭對劉登拱手道:“王兄,父皇相招,請恕我失陪了!”

說完,他就登上王道帶來的馬車,急匆匆的朝著吳山上的天子行營而去。

當劉德來到天子營帳之中時,帳中已經坐滿了兩千石大臣與隨行的校尉以上將軍。

見到劉德到來,文武大臣紛紛起身相迎。

“殿下……陛下召集我等文武大臣,可是發生了什麼事情?”竇嬰走在劉德身旁,輕聲問著。

“淮南王劉安被他的丞相軟禁了……”劉德長出一口氣,說出自己知道的事情。

“啊……”竇嬰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麼會這樣?”

是啊,怎麼會這樣呢?

劉德抬頭望著帳篷的頂部。

只能說,劉安跟張釋之都是在作死啊!

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以此時的情況來分析。

劉安被自己的丞相抓了起來,肯定顏面掃地,不論最終結果如何,他都丟臉丟到姥姥家了。

而張釋之……

沒有朝廷的命令,就私自軟禁自己的君主。

怎麼看,都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尤其是站在皇帝,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來看,這種臣子,要不得!

用後世人的思維是很難理解此時的統治者的思維模式的。

一個簡單的例子。

當初,季布的舅舅丁公為項羽手下大將,漢高帝劉邦在彭城一戰幾乎全軍覆滅。狼狽逃亡。

丁公奉項羽之命追擊劉邦。

兩者在彭城以西的原野短兵相接,劉邦幾乎就要喪命於丁公之手,這時劉邦急了。使人傳書丁公求情說:兩賢豈相厄哉?意思就是說,您是英雄。我也是英雄,我們兩個為什麼要自相殘殺呢?這對您沒有好處,不如放我一馬!

於是,丁公不管是出於養寇自重的心理也好,還是真的腦殘了也罷,果然不再為難劉邦。

等到劉邦擊敗項羽,登基稱帝。

丁公以為自己有功,就跑去邀功。結果被劉邦一刀砍了……

理由是:項王失天下者,丁公也。要‘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公’

與之相反的例子是欒布。

當初,劉邦砍了彭越的頭,梟首雒陽,下詔:有敢收視者,輒捕之。

欒布從齊國趕到雒陽,跪到彭越的頭下大哭祭祀,然後還收埋了彭越。

結果屁事沒有,還升官加爵,拜為都尉。至今受到漢室天子的敬重。不論劉邦、呂后、惠帝,太宗、今上都視為國家忠臣,棟樑。

這就是差距啊!

站在皇帝的立場上來說。身為臣子就應該忠於自己的主君。

即使淮南王劉安要造反,身為大臣,也不該在他沒有造反之前就動手,而是應該苦苦勸諫,然後上報天子,由天子定奪。

這才是忠臣的模板。

而張釋之如今,一沒有請奏天子,二沒有苦苦勸諫,而是用矇騙的手段。騙取了軍權,然後軟禁了劉安。

當此之時。任何一個上位者,都不大可能會欣賞這樣的行為。

相反。恐怕會厭惡這樣的行為。

要是以後人人都效仿張釋之的行為,那這天下秩序,豈不是要亂套了?

上下尊卑還要不要,人臣倫理還講不講了?

這麼一思考,劉德也明白張釋之前世為什麼非但沒有論功行賞,反而被長安厭惡,劉德就記得,當時,張釋之軟禁了劉安後,他的父皇第一時間不是馬上嘉獎張釋之,而是立刻命令曲城候蠱捷率兵進駐壽春,打著救援的旗號,接管了張釋之的兵權,等同於解除了張釋之的一切職務。

於是,隨後張釋之迅速病情加重,幾個月就死了。

這麼想著,劉德就嘆了口氣:“恐怕劉安最後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反而是張釋之,要被責罰了!”

道理很簡單,劉安實際並沒有真正的舉兵造反,不過是口頭上說過那樣的話。

沒有實際的謀反罪狀。

本來,這樣的話,一般的諸侯王也是必死無疑,即使不死,也要被貶為庶民。

但是,劉安不是一般的諸侯王啊!

他老爹劉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