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所有。
“我以撐犁孤塗的身份命令所有的弓獵子民,沒有命令,不得踏進長城半步!”軍臣單于於是釋出了他來到胭脂山後的第二道命令,他環視著所有人道:“除非漢朝皇帝撕毀盟約,不然,擅入者死!”
“這是偉大的老上撐犁孤塗與漢朝皇帝的盟約,違抗者,視為叛逆!”
看起來,這命令好像很荒唐,什麼時候,匈奴人會遵守盟約了?
對他們來說,訂立盟約難道不就是拿來撕毀的嗎?
但是,將這個事情放到政治角度上一思考,所有曾經接觸過漢人或者本身就是過去的漢臣,逃亡者的人,心裡面都跟鏡子一樣清楚。
打南邊的漢人?
吃不到什麼好處不說,還要被扎得滿嘴流血。
過去幾十年的事實證明了,漢朝有能力對匈奴造成威脅。
既然南邊的刺蝟那麼硬,為何還要去南邊劫掠?
現在漢朝每年送的禮物和財貨,基本上就已經能滿足單于庭對奢侈品的需求了。
更何況,要搶的話,西邊和北邊毫無反抗力的小國和部落不是更容易得手嗎?
最重要的是,這位軍臣單于,是過去的左賢王,一直坐鎮西邊,西邊才是他的根基和老巢,至於這南方……
咳咳,則是他過去的死敵和競爭者的地盤。
這南方的部落至今都還效忠著已死的右賢王的子嗣。
在這樣的情況下,軍臣煞筆了才會放任南邊的部落繼續入侵漢朝。
道理很簡單,漢朝很強,假如入侵漢朝,就要集結整個南部的軍隊,甚至抽調西部的騎兵來配合。
這麼一來的話,某些‘野心家’就會抓住機會,壯大自己的實力,甚至圖謀反抗單于庭。
在匈奴歷史上,宮廷政變和陰謀叛亂,就跟漢人吃飯喝水一樣簡單的!
最最讓軍臣無法安心的是,右賢王的殘餘勢力擁戴和保護著右賢王的兩個兒子。
於是,讓南方的部落安穩下來,不再擁有戰鬥力,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而這樣的決定也符合過去軍臣與右賢王鬥爭時的一貫思路。
要知道,老上單于死後,軍臣與右賢王就一直在進行路線鬥爭。
到底是全力南下侵略漢朝還是西進攻略那些容易征服和控制的小國。
現在,軍臣作為勝利者,當然要毫不留情的徹底的摧毀所有右賢王的政策。
這就叫政治正確!
“另外,再派個人,去漢朝的長安,替我送達國書給漢朝皇帝,宣示我,偉大的日月所生,天所置之撐犁孤塗的意志,我將給漢朝人希望的和平,希望漢朝人,也給我足夠滿意的財富和絲綢!”軍臣單于面無表情的道。
“遵從偉大的撐犁孤塗,您的命令,就是我們的意志!”在場的匈奴貴族,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都紛紛跪下來,臣服在這個勝利者的腳下。
匈奴生存鐵律,勝利者決定一切!